第63章 册子

黛玉倚栏看着他,忽然,扫到他腰间束带上系着一个小小葫芦形状的玉质玩器。

不但玲珑精致,而且那玉极翠极绿,阳光一照,那翠流光溢彩,似要从里面滴出。

黛玉指着问道:“这是什么?”

宝玉从腰间摘下,递给她,笑道:“我在外面逛古董行的时候看到的,顺便买下了,你认认,是什么玉。”

“是帝王绿吧,别的玉不能有这么绿。”

黛玉拿在手里,细细赏玩了一番,越看越喜欢,往手心一握,笑嘻嘻道:“归我了。”

宝玉打趣道:“我就是喜欢才买的,花了好几百两银子呢,刚戴上身,你一句话就抢走了?”

黛玉没想到他居然敢跟她算钱,气哼哼道:“那你把前日从我这里赖去的象牙雕松的镇纸还回来。”

宝玉忍不住笑了。

他看到这玉葫芦的时候,就知道她会喜欢,所以买下来,今儿故意戴着诱惑她,谁知早上说话的时候她没发现,这会儿却瞧见了。

“我把它让给你,有什么好处没有?”

黛玉斜瞥着他,问道:“你还想要什么好处?”

宝玉听她语气,摆着手,笑道:“不敢要别的好处,只要你以后别生了气不理我,凭它什么心爱之物,我都让给你。”

黛玉一面把玉葫芦系在自己衣襟上,一面瞅着宝玉道:“你好像很舍不得它。”

宝玉收了笑,认真道:“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我跟你是焦孟一体,还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

他说焦孟一体,化用的是戏文《洪羊洞》中的典故。

戏文背景起于杨家将。

其中,孟良与焦赞是一对形影不离的结义兄弟,杨六郎派孟良前往辽国洪羊洞盗取父亲遗骨,焦赞暗中跟随保护他。

结果,孟良竟将焦赞当成跟随他的敌军,挥斧误杀了焦赞,发现后,孟良悲痛自刎,实践了两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誓言。

因此也有一句俗语,叫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贾宝玉化用这个典故,原因有二:

一是顺着刚才的话题,表明他和黛玉不分你我、形影不离的关系;

二是想暗暗将自己心事传递给黛玉,他愿意和她同生共死,她若死了,他绝不独活。

黛玉听的皱起眉头,他这是又疯魔了,动不动死呀活呀的,若是骂呢,想也没有用,他秉持的是从方不从术的君子之道,得拿真道理辩过他。

黛玉沉吟片刻,道:“这话不对,焦孟虽是同生共死的结拜兄弟,却不能做到真正的心意相通,否则,孟良怎会误判焦赞为敌人,误杀了亲兄弟呢。”

“还有,焦赞都能为孟良豁出命去,怎么可能愿意自己死后,孟良直接悲痛自刎呢。”

“可见他们情义虽厚,却并不能够体贴领会彼此心意。”

“由此可推知,凡是人,都有你我之别,正如《华严经》第五卷所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下子,宝玉哑然。

他要是再拿焦孟同生共死来传情,岂不是说,他和黛玉只是表面上情深义重,实际不够心意相通了。

而且依照黛玉这番人和人不同的道理,他们两个人永远都有你我之别,永远都达不到心意相通的境界。

那可不行。

宝玉大脑飞速运转,忽而笑道:“妹妹这话又错了,两个不同的人,才有你我之别,而对于本来就同根同源的人,却没有。”

黛玉一默,反问道:“你是孙悟空,还是我是哪吒?我怎么和你同根同源了?”

《西游记》中,哪吒和孙悟空斗法,说他们“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

其实是在说两人都是西天菩提子所孕育。

谁知一语未了,宝玉控制不住笑了,起先还想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肩膀一阵阵微颤,垂眸盯着地面。

黛玉一怔,脸热起来。

孙悟空是石头化的,哪吒是莲花生的,该死,她正好说了同根同源的一石一木,自己堵了自己的嘴。

黛玉抽身就走,口里道:“你不是好人。”

宝玉拉住她胳膊,道:“我那么说,有证据的。”

黛玉不以为然道:“你就信口胡诌吧。”

人有没有前世来生都不好说,何谈证据。

宝玉笑道:“我知道妹妹的年庚,比我小一岁,恰是阳尽阴生之时出生的,对不对?”

阳尽阴生之时,正是晚上二十四点。

黛玉点点头。

宝玉道:“妹妹知道我的生辰吗?”

黛玉摇摇头。

宝玉暗笑道:“巧了,我恰是阳生阴尽之时出生的。”

阳生阴尽之时,正是晚上零点。

二十四点和零点分明是一个时间点,都是子时正,又叫合阴之时。

在这一时间,新旧交替,阴阳互转,前一天的阳尽阴生,新一天的阳生阴尽。

黛玉这才知道,两人是同时生的。

不过,这个人实在太可恶了。

大家明明是一个点生出来,怎么在他嘴里,她就该是前一天的龙尾,他却是新一天的龙头呢!

黛玉嗤笑道:“你少瞧不起人了,你才是阳尽阴生,前一天的龙尾,女孩儿投错了胎。”

“我当龙尾也行啊,”

宝玉点头笑道:“天地生人,都是秉阴阳二气而生的,你我都正好生在阴阳之气互相转化之时,你禀赋的阴气,是我禀赋的阳气转化,我所禀赋的阳气,是你禀赋的阴气转化。

所以我说咱俩同根同源,二人一体,无你我之别,而今证据确凿喽。”

黛玉没好气道:“照你这么说,跟我同根同源的人多了去了,何见就是你?”

宝玉道:“你还能举出一个别人的例子吗?”

黛玉道:“我虽不认识,但世上肯定有。”

宝玉道:“有也没用,你不认识,就是没缘分。”

黛玉心念一动,笑道:“倒有一个有缘分的,可惜不是正缘。”

“谁?”

黛玉笑道:“宝姐姐,我听探丫头说,她恰是午时正出生的。”

午时正,是中午十二点,无论阴气阳气,和她和宝玉恰恰反了,若说缘分,自然是有的。

宝玉听了一怔,要说宝钗克黛玉,他暂时没看出来,但他已经深深的感觉到,宝钗和他确实相克。

她的丫头和贾环赶骰子,他一去阻止,没几天被魇着了。

她和三妹妹凑在一堆儿,转头三妹妹来找自己,说了许多让他心凉的话。

她和黛玉在一起没多久,转头黛玉就知道了她昨晚找过他的事,一生气不理他了。

…………

他原来是为了和黛玉拉近关系,才拿生辰说笑的,并没当真。

但这会儿一细想,两人刚才随口几句话,竟比算命还准。

两人并排在路上默默走着。

提起宝钗,黛玉不免想起金玉之论,笑道:“你之前不是说,你是真金,我是真玉吗?现在又说你我一体,无差无别,岂不矛盾?”

宝玉叹道:“你又是养鹦鹉,又是养八哥儿,就没养过芙蓉鸟?”

“没听过。”

宝玉淡淡道:“学名是芙蓉鸟,民间叫金丝雀,养鸟卖给富贵人家的,因它们白头黄颈,给它们起了个雅号,叫玉顶金头。”

玉和金这不就在一起了吗?

黛玉听了,心里开始不自在。

她刚提了一句宝钗生辰,他忽然伤感起来,还把两人形容成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问题是,两人虽然锦衣玉食,但确实在很多事上,一点儿做不得主。

黛玉道:“你何必说那些丧气话。”

宝玉苦笑道:“我因你一句话,就怕起来了,恨不得……”

“什么?”

宝玉咬牙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现在恨不得把那些午时正出生的人,通通拖出午门斩了。”

黛玉噗嗤一声笑了,道:“一个巧合而已,何必当真怕她呢。”

宝玉道:“你不懂我的心,自上次被魇之后,我由不得开始信这些前世今生,冤孽因果。”

黛玉道:“你倒说说,咱们园里这些人,有什么前世的冤孽因果呢?”

宝玉道:“别人我管不着,我只知道一件事。”

“你之福,就是我之福;你之薄命,就是我之薄命。”

“若有个记载今生福祸的册子,我和你,必是同一首判词用了两次。你在头页,我在尾页。”

“这个册子头尾相连,翻到头一页,也就看到了尾一页,竟不必往最末处翻了。”

“恰如那十二天干,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头尾相连,汇成了一个圆,所以人一数册子,还以为只有十一页。”

黛玉无奈道:“好了!那你就不要往尾页翻了,岂不闻天机不可泄露,窥探别人命运尚可,窥探自己命运,神仙也是要阻拦的,反正你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可以从我身上去悟。”

宝玉笑道:“还有什么悟的,我早已经悟的透透了。”

黛玉道:“你倒说说,我跟你是什么倒霉命。”

宝玉想起前事,道:“如果是倒霉命,那你是玉带林中挂,我是金簪雪里埋。”

薛家克他,他若命不济,八成栽在他们手里。

黛玉咬了咬下唇,问道:“不倒霉的命呢?”

宝玉笑道:“我是朱户金铺地,你是琼窗玉作宫。”

黛玉立即道:“我要第二个!”

宝玉点点头,笑道:“是第二个。”

黛玉道:“你怎么知道?”

宝玉邪气一笑,道:“谁教我是二爷呢。”

一、宝黛是两身一命。

《芙蓉女儿诔》一节,点明,宝黛合一,两身一命。

宝玉说,我之诔文是你之诔文,黛玉说,我之窗即你之窗,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体的。

加上,宝玉不可能咒黛玉,所以,“卿何薄命”,亦是感叹,你我为何如此薄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册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连载中是正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