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三仙殿内供奉截教三位女仙,云霄、琼霄和碧霄,主殿内神像的穿着与当日聂守仁所说的道姑很是相似,同样都是黑袍银莲。这一连串的巧合让卓琰不得不怀疑起这位骊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此人一定与截教有颇深的渊源,或许就是她带走了聂云霄。

秦於菟嘴上说着恭敬,跳上供台的步伐倒丝毫没有迟疑,他来到卓琰旁边,打量着高大的神像,问道:“怎么了?”

卓琰仿若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忙问道:“你可见过此人真身?”

秦於菟嘴角抽了抽:“你确定会有人长成这样?”

卓琰看向神像的脸,这才发现此殿雕塑委实粗陋,根本不可能看出真容属于谁。他不禁叹了口气,垂头准备下去,秦於菟忽然“咦”了一声,卓琰忙看向他,只见秦於菟指着神像的头冠,疑惑道:“这看着有点像金霞冠,不过不大可能罢?”

碧游宫中人人知晓,金霞冠原属于火灵圣母,她被广成子打死之后,金霞冠被送回碧游宫,后被通天教主赠予了无当圣母。

卓琰未见过无当圣母,也不知道金霞冠是何模样,只能问秦於菟:“能确定么?”

秦於菟御剑飞起,凑到发冠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会儿,落下时已十分笃定:“就是这个模样,绝没有错。”说罢,秦於菟猛地反应过来,他一把抓住卓琰,问道,“难道说……骊山老母就是无当圣母?!”

“很奇怪么?”方融风探进脑袋,“据说无当圣母是盘古开天前便存在的大罗金仙,当年拜通天教主为师,通天教主还得谦逊推让几句,后来元始天尊有意全灭截教弟子,但无当圣母尊师命遁走万仙阵时,谁敢拦她?而且你们看——”方融风指着神像上的金匾,逐字念道,“创、世、圣、母,不就对应着她在创世之前便飞升的身份么?”

卓琰这时才想起为何觉得“落骊”二字熟悉,他明明是在看门中典籍时扫到过一两眼!如今云消雾散,一切都明了了,卓琰喜道:“带走聂云霄的不是别人,正是无当圣母!”

“啊……”秦於菟瞬间有些呆滞,喃喃道,“那你说,无当圣母派青鸟送信来,是不是为了说明此事?”

卓琰正想说要回去找虹映真人确认信件内容,方融风忽然道:“什么信?是给曾师祖的那一封么?”

秦於菟见卓琰不解,忙解释道:“那封信确实是送给掌门师兄的,不过里面还夹着一张信,也没说给谁,只用金仙法印封着,我们门里只有仙君能拆,所以掌门师兄让我俩带着信来与你会合,等寻到仙君之后,将信给他便是。”

先前在青羊观重逢得匆忙,卓琰也没来得及问,这时才知道秦於菟和方融风是为何而来,他想起自己是不告而别,便问道:“师父没有生我气罢?”

方融风道:“掌门师尊知道大师兄是为了曾师祖,特地让我们来找你,自然不会生气。”

“那就好。”卓琰跳下供台,想起眼前的难题,不禁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应当来骊山圣母宫看看,他若是直接去仙界寻人,又何来今日这些困境?”

眼下卓琰是知道聂云霄的下落了,可是鹿吴又在哪里呢?卓琰回身看去,七彩纱时起时落,透过间隙,可以看到俯瞰众生的神像,卓琰站立片刻,还是上前去点了一炷香,心中默默祈祷无当圣母能出面,再给一些提示和帮助。

方融风也跟着上了一炷香,一回头,见卓琰仍自懊悔,劝道:“大师兄,这般阴差阳错都是注定的,若天道有意不让你们知晓,你们就算要来骊山圣母宫,也一定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拖住,最终不能成行。”

“天道……”卓琰皱起眉头,心中不禁产生疑惑:当真一切在还未开始时就已经有了注定的结局么?神旨依附于白玉简,已经是六界法则的一部分,若天道知晓聂云霄带着能够销毁白玉简的轩辕剑,它自然不能容忍鹿吴知晓聂云霄的下落——或许远不止于此,天帝意在灭去截教最后一人,若它知晓鹿吴醒来,肯定不是制造些“阴差阳错”这么简单了,鹿吴不能活,更加不能活着进入仙界,否则他与无当圣母见面之后,六界之中,再无人能伤得了他!

想到此处,卓琰恍然:“无当圣母来人间,尚且要改头换貌、速战速决,不敢久留,可猊鱼却能在人间住这么多年,甚至于动用金仙之力。”

这一切,可不就是天道为了鹿吴留下的杀招么?

“猊鱼怎么了?无当圣母和他有什么关系?”秦於菟问道,只是不等卓琰开口,外间忽然有脚步声逼近,很快停在了门口。

卓琰不愿引起骚动,示意秦於菟和方融风跟上,三人来到神像后,不想后门却被锁上了,眼看着有人要进来,他们只得在神像后猫身躲下。

开门声响起,紧接着一个女子说道:“今晚我要彻夜为陛下祈福,驸马不必陪我,先去歇息罢。”

一个男子应声,门便被关上了。

三人心中一喜,暗道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公主竟然独身一人来了主殿。

卓琰取出令牌,现身前先给主殿加了道隔音符,又思及贸然出现恐怕吓到别人,便先轻声咳了一声。

女子果然惊问:“谁?!”

卓琰走出,直接示出令牌,女子看见神像后躲了人,本要高声呼喊,但看到那道令牌后,她如同被人捏住嗓子一般,张着嘴,却没出声。

“你是武安公主么?”卓琰问道。

女子上下打量了他两眼,摇了摇头,问道:“你找武安做什么?这个令牌又为何到了你的手上?”

卓琰一怔,转而意识到此人识得令牌,便道:“我们是由武安公主的一位好友介绍而来,有事要请她相助。”

女子扬了扬眉:“刘葳?”

卓琰有些惊讶,暗自猜想刘葳是不是游未见的本名,那厢秦於菟忍不住从神像后走出,问道:“你当真不是武安公主?”

女子眉头一皱,看向神像后,道:“还有谁?”

方融风跟着走了出来,笑道:“这下没有了。”

女子不信,往前走了几步,亲眼确认主殿再无第五人后,才道:“我不是武安,但我知道她的事,也能带你们去见她,不过我有个条件。”

卓琰直觉此人不简单,拦住正要答应的秦於菟,问道:“什么条件?”

女子扬了扬下巴:“带我去见刘葳。”

卓琰摇头:“他已经出家,与俗世并无纠葛,此番帮忙是出于仁义,我恐怕不能替他应承你。”

方融风在一边直点头:“就是就是!”

“出家?你们是说,他当真跟着仙人修行去了?”

三人齐齐点头。

女子眉头一挑,再次打量起眼前人的衣着来,她自己穿着毛皮斗篷,抱着暖手筒,尚且觉得寒意侵体,面前三人却只着单衫长袍,身形飘逸,容貌出尘,与传说中的仙人倒还真有几分相似,于是心中改了主意,道:“你们说得对,既如此,我也就不强求了。”

卓琰猜不到眼前的女子在想什么,不过好歹活了这么多年,他还是能看出女子并非真心诚意帮忙,她心中必然有所图。自然,这一切并不重要,只要能打破僵局,便是不得已要去人心斗一斗也无妨,毕竟三个方外之人,总不至于就被凡人给伤到了。想明白这些,卓琰道:“多谢公主体谅。”

“哦?你知道我是谁?”

方融风道:“方才在外边,你吩咐驸马去歇着,那你可不就是公主么?”

女子方才是低声与驸马说话,没想到被里面的人听得清清楚楚,对这几个人便又多了几分刮目相看的意思,于是道:“不错,我是武安的姐姐,封号平阳,你们来得巧,再晚一天,我可就不在这里了。如今既有缘相遇,又有堂兄信物在,我明日下山后,就带你们去见武安——至于现在,就只能委屈各位仙君陪我祈福了。”

这倒简单,卓琰等人立刻应声,当真陪着平阳公主在主殿祈了一夜福。第二日清晨,他们随着平阳公主出殿,顶着驸马冯顺惊愕的目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山。公主府那辆赤罽軿车早已备好,侍从又给卓琰他们牵来三匹马,众人不急不缓行了一天路,到傍晚时分,终于到了长安城里。

在本朝,都城已经迁到洛阳,不过长安作为西京,每年仍有不少皇亲国戚回来祭祖,平阳公主在长安也有自己落脚的公主府,里面家将仆从齐全,主人礼数也十分周到,入府后,她先给卓琰等人安排着吃食住宿,尔后便嘱咐他们静等安排。

卓琰虽心急,也只得耐心等着,待到亥时,一辆軿车驶进了平阳公主府,打坐中的卓琰蓦然睁开眼——他听到有人在向他们走来。

秦於菟耳目更明,在卓琰睁眼之前,他已经趴到窗台上向外查看,没过一会儿便开口道:“是平阳公主,还有另外一个女子,想来就是武安公主。”

此时虽无人掌灯,但在雪色映照中,即便是寻常人,也能看到模糊人影。方融风打开门,武安公主脚步一顿,平阳公主牵起她的手,柔声道:“我仔细瞧过了,都不是坏人,莫怕。”

武安公主点了点头,这才重新抬步走来。

卓琰听到这句话,心下倒有些惊讶,没想到平阳公主在自己的妹妹跟前,竟这般温柔平和,与他之前面对的冷面公主判若两人。

武安公主十分瘦弱,脸色比常人要苍白几分,五官中除了眼睛,俱十分寡淡,正因如此,看她的第一眼,便会忍不住被她的眼睛吸引住。卓琰瞥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心中暗道,所谓眸色如水,便该是如此了。武安公主原本也在看卓琰,此时见卓琰垂眸,忙收回目光,弱声弱气地问道:“阿姐说,你们是堂兄的朋友?”

“正是。”卓琰取出令牌。

武安公主接过,垂头翻看片刻,才低声问道:“堂兄成仙了么?”

“暂未成仙。”

“既在凡间,为何不来看我?”

卓琰语塞,想了想,道:“此事非他本分,所以不曾让他同来。”

武安公主轻叹一声,顿了片刻,又问道:“阿姐说,你们要找我帮忙?”

卓琰点头。

“你先说说看罢。”武安公主有些紧张,“我没什么本事,可不一定帮得了你们。”

这一路上,卓琰早已想好了该如何求助,便道:“不知你能不能带我们看一些卷宗,专记近五年的奇闻异事。”

武安公主为难地看向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冲她微微一笑,道:“可以去问太子,只说是想看故事便可。”

武安公主乖乖地点了点头,向卓琰道:“哥哥应当会答应,但有些机密卷宗,他不会让我看的,而且最近几年的书籍卷宗都在洛阳兰台,这里可没有。”

仙家斗法的痕迹,落在凡人眼里都是不可解读的,因此被封作机密的可能性不大,但如今卷宗俱在洛阳,他和秦於菟过去倒是不费功夫,武安公主等人必然是等过完年,再缓缓归去。

卓琰自然等不得,问道:“公主能否介绍人,让我们先去查看卷宗?”

武安公主摇头。

平阳公主见卓琰等人失望,提醒道:“那兰台令不是号称过目不忘么?他刚好跟着过来整理未央宫的残书,不如你们直接去问他,也比自己查阅要快一些。”

卓琰大喜,忙道:“还望引荐。”

平阳公主道:“此事还是要通过太子,惠儿,你明日去说说。”

武安公主闻言,乖巧地点头答应了。

临别前,武安公主将令牌递回,道:“劳仙君再带回去罢,这件事也不大难,不必白白浪费堂兄这枚救命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天多高
连载中元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