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周玄度试图在村里寻找写作灵感,但效果甚微。
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坐在村口的梨树下,对着空白文档发呆。
村民们对这个首都来的城里人充满好奇,常常围过来看他“写书”,但这却让他更加烦躁。
而时识则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他的教学工作。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开始上课,中午简单吃点东西,下午继续上课,晚上批改作业,备课到深夜。
周玄度观察着他,无法理解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有何意义。
第七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山村的平静。
时识正在批改作业,听到雨声立刻警觉起来,往外头看去。
“怎么了?”周玄度将头探出窗问,他正在宿舍里烦躁地翻着一本书。
“小棠家住在河沟边上,这种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时识已经披上了雨衣,“我要去看看!”
周玄度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识已经冲进了雨中。
犹豫片刻后,周玄度抓起伞跟了出去。
雨大得惊人,山路瞬间变成了泥浆河。
当他们赶到叶棠家时,浑浊的水已经漫进了院子。
“快!去学校!”时识帮着叶棠父母收拾简单的行李,周玄度则背起了叶棠年迈的奶奶。
时识看了一眼,郑重地道了句:“谢谢。”
一行人艰难地向学校移动,路上时识又敲开了几户危险地带村民的门。
等他们到达学校时,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
时识打开教室的门,组织大家安顿下来。
周玄度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日里温和的老师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
时识找出备用的被褥,安抚受惊的孩子,用学校简陋的炉灶开始烧热水。
“你经常做这种事?”周玄度忍不住问,他自己已经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时识正给一个小男孩擦头发:“去年也有一次。山区就这样,习惯了。”
他递给周玄度一条毛巾:“谢谢你帮忙。”
夜深了,雨势渐小,但村民们以防万一决定在学校过夜。
孩子们在课桌拼成的“床”上睡着了,大人们低声交谈。
时识检查完每一个角落,终于坐下来休息,脸上写满疲惫。
周玄度递给他一杯热水:“辛苦了,你休息休息。”
时识接过水杯,笑了笑:“今天多谢你了。没想到城里人也这么能吃苦。”
周玄度轻哼了一声:“别瞧不起城里人,更不要小看我 。”
“人啊……”周玄度望向窗外的黑夜,声音低沉,“在首都,我每天忙着赶稿,都快忘记自己原本是什么样子了。”
时识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你知道吗?”周玄度继续说,“我的新书合同已经逾期两个月了。出版社每天发邮件催稿,读者在社交软件上追问,而我……坐在电脑屏幕前,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周玄度长叹一声,不再说话。
“所以逃到这里?”时识歪头看向周玄度,诚恳发问。
“不是逃。”周玄度摇头,否认这个答案:“是……寻找。寻找失去的东西。”
时识低头思考了一会儿:“也许你需要的不是寻找,而是等待。”
他看着周玄度的眼睛,继续说:“就像种地,播下种子后,你能做的只有等待和照料,不能急着把苗拔起来看。”
周玄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没想到你还是个哲学家。”
“只是生活常识。”时识也笑了,随即打了个哈欠。
“你睡会儿吧,我看着。”周玄度说。
时识拒绝这个提议,摇摇头:“我得守着,万一水位再上涨……”
“我保证会叫醒你。”周玄度坚持,严肃地说:“再说,我也睡不着。也许……我可以试着写点什么。”
时识终于点头,在讲台旁蜷缩着躺下,几乎立刻就睡着了。
周玄度看着他疲惫的面容,又环顾四周熟睡的村民,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停留片刻,然后开始打字。
这一次,文字如泉水般涌出。
他打下标题——《青山叠嶂处》,而第一个出现的人物的原型,正睡在他身旁的讲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