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很安静,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林霖平缓而绵长的呼吸声。
肖晓又往火堆里加了些柴,快速缩回帐篷里面。纵然有火堆提供热源,肖晓还是能够感受到凉意直往脖子里钻。
不过今年比往年要舒服很多了,今年有小林姐姐捡到的帐篷,省掉了搭建简易庇护所的时间,在行进的路上甚至能够喝上热乎的姜茶水。
肖晓轻轻喝上一口姜茶水,早上装的热水,这会儿还是温热的。肖晓盖上盖子,爱惜的轻抚了一下水壶。她警惕的观望着帐篷外的动静,耳朵也不敢松懈,生怕错过一点动静。
不一会儿,起了一阵风,外头的火焰跟着风跳动。肖晓轻轻移动了一下位置,试图给内侧睡的正香的林霖挡住吹来的风。
林霖背对着肖晓,肖晓看不清她的面容,她只能看见一个高高盘起头发的后脑勺。不知何时,肖晓脸庞爬上了浅浅的笑容,她帮林霖掖了掖被角。
突然肖晓听见树枝咔嚓断裂的声音,她警惕的往外望去,只见不远处两点亮光。肖晓知道那是动物的眼睛,只是动物的身体隐寞在黑夜中,肖晓并不能历时判断出那是什么动物。原本在火堆旁趴着睡觉的两条狗也警惕起来,弓起背,发出低呜。
肖晓拿起了身旁的枪,和另一头的动物无声对峙,静寞了一两分钟,对面的亮光消失了,肖晓知道那东西终于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提上手动发电灯,带着大黑到那出查看,地面上只有很浅的脚印,看起来更像是狐狸的脚印,并不是熊的。肖晓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是熊就好。如果是熊,明天两人就得换一个位置了。
肖晓刚刚出了一身冷汗,这会儿被风一吹,格外的冷。她快速回到帐篷里,却见林霖坐起了身来。
“怎么出去了?”林霖还有点迷糊。
“刚刚有响动,我去看了看。”肖晓将灯关掉,把木仓放好。
“不是熊吧?”林霖停下穿衣的动作,紧张问道。
“不是,估计是只小狐狸。”
闻言,林霖松了一口气,她麻利将衣服穿好,对肖晓道:“我睡好了,你快来里面躺会儿,我来外面守着。”
明天还要捕鱼,今晚不休息好,可没有力气,所以肖晓也没有推脱,脱掉外套躺进了被窝,被窝里面还残留着林霖的体温,很是暖和。
肖晓闭上安静,深吸了一口气,就闻到了被窝里还残留着林霖身上的味道。不是皂角的味道、也不是手脂或是面脂的味道,是独属于林霖的味道,肖晓很喜欢这种味道。
困意慢慢上涌,不知不觉,肖晓沉沉睡去。
等她再次醒来,就看见林霖坐在火堆旁,在煮早饭了。她连忙坐起身来穿衣。
林霖听见动静,连忙转过身来,“你醒啦?我煮了鱼汤,一会儿就能喝了。”
肖晓穿好衣服,看了看随身带着的手表,现在是早上六点过了,天才麻麻亮,看不很清楚。
灶上的小铜锅里熬着浓白的鱼汤,林霖将昨晚剩下的半只鱼炖了汤,汤里还有泡发好的蘑菇。
早上两人喝着热乎乎的鱼汤,配着从家里带出来的掺了玉米面的馒头吃。不一会,身体就暖和起来了。馒头已经变得干硬,放在鱼汤里泡一泡再吃,馒头吸满了鲜美的汤汁,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了。
吃完早饭,天边刚好露出一点鱼肚白,两人将渔网拿了出来。这是一张足有两米多长的大网,编的细细密密的,用了最好的渔线。
两人一人牵着一头网线,走到河中间,两米长的渔网铺开来,用大石头压住。
两人再走到岸上,往上游走一段,手里拿着树枝,在水里摇动,将鱼儿都往下游赶。
河水冰凉,有人大腿这么深,河底的石头湿滑的厉害,两人都走的很慢。刚刚喝了鱼汤攒起来的热乎气,很快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等到鱼儿游到渔网的位置,静候半个小时左右再收网。网上果然收获满满,漂亮的红鲑鱼挂在网上,拼命的扑腾着。
收网很困难,因为挂了鱼,所以很重,而且要讲究技巧,不然挂在上面的鱼就会跑掉。林霖甚至走着走着摔了一跤,摔到水里,疼倒是不疼,就是连上半身都弄湿了。
等到两人将渔网拉到岸上,太阳已经高悬空中了,但是两人感受不到丁点的暖和。
接下来,两人需要做的就是将鱼摘下来,然后宰杀、熏制。
“小林姐姐,你快去把衣服都换了吧,剩下的我来就可以了。”肖晓见林霖嘴唇都白了,担忧的说道。
“没事,我和你一起把鱼摘下来,再去换衣服。”说着,林霖将外套脱了下来,打湿的外套穿着又冷又重,没有丝毫的暖意。
肖晓见林霖态度坚决,还想说点什么,却被林霖打断,“快摘吧,等会儿,我喝点姜汤就可以了。”
于是肖晓也不管其他了,专注将一条条红鲑鱼从渔网上取下来。有些红鲑鱼在回游途中被激流或是石头弄伤了,这种就不要,被肖晓丢回了河里或是丢给两条狗子。
雌鱼肖晓也是不要的,每一条变色的雌鱼鱼腹中都有成百上千颗鱼籽,这些鱼籽都能变成小鱼。
山民们偶尔会捕捉一两条雌鱼,尝一尝鱼籽的味道。可是大多数时候,山民们出于对生命的敬畏,都会选择只捕捉雄鱼。
红鲑鱼身上很湿滑,力气又大,很容易拿不稳,反而会被鱼尾打到。
红鲑鱼一开始并不是红色的,只有到了繁殖季才会变成血一样的红色。它们的鼻子就像一个倒钩一般,形状丑陋。鱼嘴里还有两排锋利的牙齿,一旦手被勾到就会渗出血珠来。
两条狗子在一旁,浑身的狗毛都打湿了,摆动身体,水就四散开来。肖晓和林霖丢了好几条鱼犒赏两条好狗,两条狗也不管身上的水了,埋下头、大口撕咬鱼肉。
离开水的鱼要尽快刮鳞去腮、开膛破肚,不然就会缺氧死掉。这活儿肖晓是干熟了的,所以动作飞快,林霖要稍微生疏一些。
等到两人处理好鱼,将鱼都串在火堆上方熏烤,日头已经移到正空了。然而还没有完,两人匆匆换下湿哒哒的衣服,肖晓将打理鱼留下的内脏都用叶子包着丢掉了河里,又用水瓶装了好些水,将河滩冲洗干净。不然血腥味会引来肉食动物。
而林霖则在火堆旁煮姜汤,此时她嘴唇没有先前白了,但还是浑身直打哆嗦,冷得不轻。她好像有点低血糖,浑身软软的没有力气。嘴里含了点蜂蜜,慢慢恢复了些力气。
她用干帕子将头发尽量拧干,然后伸手靠近火堆取暖。
不一会儿,姜汤便煮开了,林霖装了一些进水壶里面,一些放到旁边凉着,一会儿好喝。
然后就开始准备做午饭了。她准备还是煮个鱼汤,热热的汤喝下去,身体才能真真暖和起来。
鲑鱼肉用油煎过,煎的两面金黄,然后把水壶里早上烧好的热水倒进去,慢慢熬。家里带出来的酸豇豆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后切成长段。
因为在野外,不好用面粉做面食,所以这次出门,林霖只带了一袋子米和一些蒸好的馒头。
馒头是在家里就蒸好了的,放不久,所以今天中午的主食就是剩下的馒头了。
等鱼汤氤氲起烟气,肖晓才提着一瓶干净的清水回来。
“赶紧坐下烤烤火。”林霖顺手将装蜂蜜的小罐子递给了肖晓,肖晓接过蜂蜜罐子,嘴角又露出两个小酒窝。
一勺子蜂蜜下肚,肖晓发出满足的喟叹。
林霖将锅盖揭开,把豇豆放了进去,又加了些盐。
闻着香味,肖晓问道:“今天中午喝鱼汤吗?”
“嗯,今天中午是鱼汤下馒头,等晚上我再熬鱼片粥吃。”
两人坐在火堆旁,一人捧着一罐子姜汤,姜汤熬的很浓,所以味道很辣,两人小口小口的喝着。
“前年我和爷爷来的时候,每天都是烤鱼和烤饼,我连续好几天都上不出厕所。”肖晓嘻嘻说着以前的趣事。
一旁的林霖静静听着,随着姜汤下肚,身体逐渐暖和起来。
“去年,爷爷生病,我一个人也没法来,所以去年一整个冬天,我们家都是吃的从门前河里打的鱼,鱼籽也没有吃到。门前打的鱼,鱼刺多,又腥气。”肖晓说着,脸上适时露出嫌弃的表情。
很快,她又转换话题,“小林姐姐,你吃过鲑鱼籽吗?”
“吃过的,不过红鲑鱼的鱼籽我是没有吃过的。”林霖从前和同事AA吃日料,一大碗米饭上就给铺薄薄一层的鱼籽,收费还贼贵。
肖晓也有好久没有吃到鱼籽了,面露怀念,“等最后一天,我们就抓一条雌鲑鱼,取了鱼籽回家尝一尝。”
两人说着话,鱼汤也好了。
一口馒头,一口鱼汤。鱼汤里面加了豇豆,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豇豆里面还泡了辣椒的原因,鱼汤都透着微微辣味,两人吃的鼻头直冒汗。
喝了姜汤,又喝鱼汤,两人一肚子都是水。
吃完饭,肖晓整理好渔网,两人又得去捕鱼,“要趁着这会儿太阳大下水,不然再过一会儿,水又该冰凉了。”肖晓边走边说。
这会儿的河水似乎是没有早上那么冰了,有了早上的配合,这一次两人更默契,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收起了网。
“今天运气还挺好的,没有碰到熊。”肖晓看着网上网住的鱼,开心的咧开了嘴。
接下来又是取鱼、杀鱼、腌鱼、串鱼和熏鱼。
慢慢的太阳就西斜了,林霖又开始准备晚饭。
晚上吃鱼片粥,林霖用鱼骨慢慢熬出浓白的鱼汤,然后将鱼骨捞出,放入淘洗过的米,慢慢的熬。等到米粒都熬的开花以后,加盐、下入切得薄薄的鱼片,滚两滚就可以了。
“要是有葱花就更好了。”林霖一边给肖晓盛粥,一边道。
肖晓接过鱼片粥,舀起一勺,吹了吹,然后送进嘴里,“好鲜呀!”
林霖也尝了尝,确实很不错,比用其他鱼做的鱼片粥都要鲜美。
两人轮流守夜、休息,一天又安然过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7章 鲑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