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礼堂,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开动员会或者发表讲说的地方。

七中也有礼堂。但更多的时候,它们被称作“美术教室”或是“音乐教室”,总是艰难地在主科老师们的轰炸下夹缝生存,大概一个月才能有机会让我们去上两三次。

真正被当做礼堂的是操场:一千多平的空间,刚好可以容纳整个年级的学生;主席台上永远挂着大红色的横幅,写着距离高考还有XX天;话筒总是接触不良,所以如果想确保全校都能听见你的演说,千万别忘了大声嚷出来——反正演讲总是慷慨激昂的。可我偏偏不那么喜欢吵闹,因此每当台上的人讲自己是如何如何努力才取得如今学业上的成绩时,我就总想睡觉。

P大的礼堂不是这样。它更像是表演用的舞台或是剧场,因为足够空旷,又没什么其他能看的地方,所以目光很容易就情不自禁地落到台上:那里几个学生正忙着撤去上一场活动留下的痕迹,再在幕布正前方贴上座谈会的字样;之前的桌椅也被撤下来,换成了一个端端正正的主席台。一个拿着手稿的女孩儿正在调试话筒,妆发精致,面容姣好。她的纯白色的长裙在聚光灯下映出粼粼的光,大概是这次开营仪式的主持人。

有一个人站在台下。

和其他人比起来,他似乎站得太端正了——个子很高,背对着我们,也就是面对主席台的方向,先是指挥着几个男生把装饰用的盆栽摆好,又示意身旁几个人去调整音响和灯光;即使他的手臂和腕部都呈现出明显的松弛状态,双肩和背脊却始终保持是笔直而舒展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他刻意摆出了某种姿态……我只是发现,早在意识到这点以前,我的目光就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个人走了——就像演出即将开场时,你看见所有演员站在台前准备,一眼就认出谁是主角那样。

我过去一直认为,人是无法通过外表来认知另一个人的。就像这些原本就待在P大的学生,虽然脑袋里拥有更多的学识,但如果不开**流,仅仅凭借外表,是看不出什么太大区别的;高考之后,或许我们中有的人会进来,有的人不会,可就眼下来看,我们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没有哪个人是明显优于别人的。

但那人是个例外。在台上一水儿的P大学生中,他简直脱颖而出得不合常理。那张脸在不笑的时候会显得过于冷峻而不好亲近,可一旦笑起来……

我看见那个白裙子的女孩儿走到他身边,姿态亲昵地对他耳语几句;他先是略略压低身体,等听清对方说了什么后,灯光掩映下的半张侧脸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笑意。

……那其实是张很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脸。

坐在不远处的酒红色polo衫突然指了指那个我目光从未离开过的位置,语气轻松。

“喏,看见了吗?那个就是周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人成虎
连载中一品鹌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