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各司

第二日,两对新婚夫妻进宫给诸位长辈请安。

昨日乾清宫的旨意传到永和宫的时候,云素正替李清平卸钗环,闻言手一顿,和李清平皆是齐齐望向福安。

“再说一遍?”

来传旨的小太监早让福安打发走了,福安此时是一脸动容:“皇上口谕——明日辰正,开永和宫宫门,皇上与主子一同受顺、康两位殿下和新妇拜见。”

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燃烧的声响。

李清平隔着铜镜与镜中的自己对视片刻,忽地轻笑了一声:“也好,孩子们的大喜日子,总隔窗受礼怕是到死都遗憾。”

她挥手示意宫人退下,独留云素、云枣。

“把本宫的皇贵妃礼服翻出来。”

云素云枣一个把皇贵妃礼服翻出来挂在架子上,一个把凤冠等礼服配套的首饰全部摆了出来。

李清平静静地看着架子上繁复华美的礼服。

这套礼服除了册封皇贵妃那天的典礼她就没上身过第二次。可是明日是新妇进宫的大日子,除了按品大妆,李清平想不到还有什么打扮能显得自己看重她们。

“去,开库房,把库房的册子拿给本宫看看。给两位王妃的礼再厚几分。”李清平这样吩咐云素云枣。

翌日比两对新婚夫妻更早来到永和宫的是永平帝。

这也是册封皇贵妃之后这几年李清平第一次和永平帝见面。

永平帝着明黄团龙袍,腰间是一条十三环盘龙含珠腰带。

李清平眼神一颤,这条腰带正是当年永平帝四十岁寿辰献上的寿礼。花了她不少时日才做成的。可惜仁悫皇后去后李清平已经没再为永平帝做过腰带了。算来也有四年了。

李清平又往腰间扫了几眼,仁悫皇后做的香囊、恪妃打的络子都被他挂在了上边。

这些物品都已经旧了,和永平帝身上其他东西显得格格不入。

李清平突然很想笑。

这是什么意思?

李清平到底没笑出来,只是把视线从那条十三环腰带挪开,端端正正行了一个全礼。

“臣妾恭请皇上圣安。”

永平帝伸手要扶,指尖才碰到她袖口,只是想到刚刚李清平淡漠的神色又收了回去。

“爱妃起来吧。”

他声音低哑,目光却毫不避讳地落在她脸上——将近四年的幽禁,李清平眼角添了细纹,眼底却还是清明得很,仪态还和以前一样端庄大气,丝毫没有被幽禁弄散了心气。

究竟是不在意还是压根没有情?不然当初怎么会不管不问直接接了圣旨把永和宫宫门落锁?又怎会这几年都不知道低个头、服个软?

李清平偏过头去,皇贵妃凤冠上的垂珠随着她的动作微晃。

“可是伺候的宫人不用心啊?还是两位贵妃管得不好啊,怎么皇上身上还戴着这些旧物?”李清平到底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说永平帝就是特意戴给她看的,但是语气是平静的,没有一点波澜。

永平帝神色一僵,清了清嗓子说:“今儿是和晸、和昶的好日子,皇后去了,恪妃不在宫里,朕就想着戴着她们的东西,也算亲眼见到了。”

“可臣妾还站在这里呢,腰带又是怎么回事呢?”李清平垂下眼睫,“皇上把姐姐的香囊、清妍的络子戴在身上,是念着她们,还是想要借着这些旧物,宽慰自己的良心?”

这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中了永平帝的痛处。他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梁沛安和云素云枣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只盼着两对新婚夫妻能早些到来,能缓和一下永和宫紧张的气氛。

云素她们急得都不知如何是好。主子这样说话,万一、万一皇上动怒……

可她们担心似乎有些多余。

永平帝笑了。

外头都说朕心冷又硬,实际上心最冷最硬的人在这儿呢。几年未见,头一个话题就是刺朕的软处。

永平帝轻声道:“朕记得,你已经四年没再为朕绣过腰带了。今日——”

他顿了顿,“今日新妇朝见,朕不想穿旧物。”

一句话,把“旧物”二字咬得极轻,却又极重。

李清平垂眸,半晌才道:“臣妾幽居已久,手生了,怕绣不好。皇上另寻高明吧。”

“无妨。”

永平帝偏头看向梁沛安,后者立马呈上一只匣子,里头放着玄色龙腾云纹缎子,配玉蟠龙钩。

他笑了笑,笑意里竟带一点让步,“就一条腰带,爱妃便当做平日练手罢。”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云素从梁沛安手里接过那个匣子,捧在手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李清平嗤笑一声:“皇上想要腰带,宫里那么多妹妹都乐意为皇上做呢。臣妾记得容贵妃、婉贵妃的绣工都不错,再不济嘉妃、齐嫔、乐嫔都是巧手啊。皇上又何必来臣妾这里要?”

永平帝倒不在意:“那么多年,朕也只系得惯你做的腰带。”

殿内所有人都在等她,李清平终是伸手,指腹拂过缎面,声音极轻:“臣妾遵旨。绣不好皇上可别怪罪。”

永平帝像是松了口气,退后半步,抬眼打量她:“礼服可还合身?”

“四年前的尺寸,皇上看松了还是紧了?”

“松了。你瘦了。”永平帝答得太快,仿佛早就等着这一句,“尚衣监的人在外头,随时候着。”

李清平忽抬眼,第一次直视他:“皇上今日来,只为一条腰带?”

永平帝沉默片刻,目光掠过她身上的皇贵妃礼服,掠过案上备好的两份厚重贺礼,最后落在她那双眼睛上。

“不只为腰带。”他声音低哑,“也为——”

话没说完,外头太监高声通报:“顺郡王、康郡王携王妃到——”

永平帝倏地收声。

李清平深吸一口气,和永平帝一道坐在正堂。

殿门大开,两对新婚夫妻踏红毯而入。

殿门敞处,鼓乐乍停。

顺郡王和晸、康郡王和昶各携新妇款款进殿,见了上首并肩坐着的永平帝和皇贵妃都是一愣。

虽说昨天已经收到了永和宫开宫门的消息,但是也没想到永平帝也会在啊,怪不得刚刚入宫的时候有乾清宫的太监说直接来永和宫就行了。可是素来只有皇后才能有资格和皇帝并坐受礼啊,皇贵妃虽说是副后,但到底不是正经的妻,怎能……

两位郡王俱是绛纱蟒袍,冠上金蝉颤翼;顺郡王妃、康郡王妃并着翟衣霞帔,珠翠流光。

永平帝和李清平面上已不见方才生硬尴尬的氛围,都是端着温和的笑看着孩子们。

宫人往地上放好蒲团,示意可以开始行礼了。

两对新人先向永平帝行三跪九叩,再转向李清平三跪三拜:“儿臣叩见母妃/皇贵母妃,母妃/皇贵母妃金安。”

声音清朗,回荡在永和宫正殿。

李清平端坐受礼,十二旒凤冠在鬓边轻晃,掩住了她微红的眼眶。

跪拜之后是奉茶礼,永平帝和李清平喝了茶之后齐齐抬手扶起儿子与儿媳们。

永平帝训诫顺郡王、康郡王:“盼了好几年,朕也终于盼到你们两个成婚。王妃是你们明媒正娶的正妻,是后院里无可替代的正统。希望你们日后善待王妃,夫妻之间相互扶持,莫要糊涂行事。”

又转向两名儿媳:“往后在王府要好好待两位殿下,莫要辜负了朕和皇贵妃的期望。”

四人齐声应下。

李清平话不多,只让他们夫妻和睦,然后让云素、云枣捧上两盘早已备好的见面礼。

顺郡王妃得一对宝蓝吐翠孔雀珠钗、一对赤金石榴镯、一副八宝璎珞、还有一顶碧玺如意冠;康郡王妃则是一对红宝石金累丝步摇、一对紫玉芙蓉耳珰、一套点翠嵌珠宝五凤钿并一对双耳同心白玉莲花玉佩。

永平帝在旁看着,沉默无言。

这些首饰当然是上乘中的上乘,有的是当年永平帝赏给李清平的,有的则是仁悫皇后的旧物。

李清平对着两位新妇笑道:“你们初入王府,府里的事或许还有些不熟悉。往后若是遇到难处,要么去请教姐姐嫂嫂们,要么便差人来永和宫说一声。本宫虽不便出宫,却也能给你们出出主意。”

两位新妇连忙应下,心中更是感激。她们早就听说这位皇贵妃娘娘在宫中处境微妙,却没想到竟如此体恤晚辈,一时间对这位长辈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后边还要去拜见皇太后,顺郡王夫妻更要赶去皇庄见恪妃,李清平就没多留他们。

和昶走出宫门之前还回头看了一眼,毫不意外看见李清平低头红了眼眶。

他和哥哥姐姐们不同,他是在宫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一起在潜邸长辈们是怎样的光景,但却知道在宫里是多么暗流涌动。父皇的猜忌和无情、皇后的薨逝、被打压的李氏外戚、离京的三哥、五哥和恪妃姨母,这些事情带来的压力统统加在了永和宫身上。尤其和早些年的偏爱一对比更是惨烈。

和昶知道,母妃心中压抑,并非表面上看来那么云淡风轻。

不知道这次父皇软了态度允许永和宫开宫门母妃心里会不会好受些。

等两对新人离开永和宫,李清平擦过眼泪,淡漠道:“皇上要的腰带,臣妾做好后就让人送去乾清宫。”

“你……”永平帝短促地笑了下,却是自嘲:“你其实还是这样。是朕变了。”

李家三姐妹,仁悫皇后端庄持重、堪为母仪之德;恪妃纯真率直、敢爱敢恨;李清平淡然处事,实则骨子比谁都硬。她们都没变。

但是永平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宣亲王了。他要考虑的东西从那一座王府变成了一个国家。所以他变了。

李清平看着他,淡淡道:“臣妾一直以来不过是做了一个母亲、一个皇贵妃该做的事。至于我们之间,无论情还是怨……” 她顿了顿,也似乎是在和过往说再见:“皇上是帝王,臣妾是皇贵妃,往后各司其职,仅此而已便好。”

永平帝静默许久。

“也只能这样了。”他说。

可能明天会修一修,但大致是这个内容的意思[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各司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娘娘长命百岁
连载中番茄鱼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