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先礼赶到急诊室时,他们科的住院老总涂乐、神经内科的主治医生刘一刀,还有一个急诊护士小钟站在05病床旁低声交谈。帘子拉了一半,有老人的哭泣声从里面传出来,游先礼预感不好,快步过去察看患儿的情况。
患儿叫常明明,今年8岁,平卧在病床上,头稍侧着,双目紧闭,家长问话也不答,听见有脚步声靠近,睁眼看了游先礼一眼,又把眼睛合上。
陪他入院的只有奶奶,接了一通大概来自男孩父母的电话后,坐在旁边的椅子哭,边擦眼泪边斥骂那头的人:“有本事你来带,你回来带啊,这个月来医院两回,我心脏遭不住!”
急诊护士小钟瞧见游先礼来了,连忙给他汇报了情况:“医生,患儿进来以后吐了两回,我们就先用了一次甲氧氯普胺,目前心率80次/分,血压100/65mmHg,氧饱和度97%。”
涂乐见救兵来了,心彻底放宽,站在游先礼旁边语重心长地说:“主任,我看这像脑血栓。”
游先礼面无表情地瞥他一眼,“你真是神医转世。”
受到老大难得的认可,涂乐不好意思地摸着后脑勺嘿嘿笑,谦虚地说“还好还好,我最近有熬夜看书”。
傻乐了半分钟,抬眼对上游先礼的冷眼,嗖地抖三抖。涂乐听见游先礼厉声问:“片子呢?”
“来了来了!”他连忙把头颅CT结果在电脑里打开。
颅脑未见明显异常,中线居中,但是上矢状窦有充盈缺损的情况,进一步判断病情需要等待磁共振结果,至少暂时可以排除颅内有出血或肿瘤。
游先礼看见老人挂了电话,便走过去问患儿情况,“老太太,您孙子出现头疼这个情况有多少天了?”
“前几天就喊头疼,三四天前吧,昨天开始流水鼻涕,我说是不是被风吹感冒了,给他吃那个药,家里备着的,叫什么,嗯,布洛芬,吃了还是难受。”
“没上医院检查?”
“没有,他害怕医院,我也怕。”
游先礼走到小孩一侧,轻轻抬了抬他的脑袋,用瞳孔笔照看他眼睛看看有没有脑疝征兆,同时问老太太:“小朋友视力下降得明显,没觉得异常?”
“这几天有听他说看不清黑板,叫老师换前一点的位置,我以为他玩手机玩坏眼睛了!”
游先礼斜睨一眼病床上的孩子,“你的爱好是玩手机吗?”
小男孩看不清游先礼的模样,只觉得眼前的身影很高大,严肃,穿着冷白色的工作服,是他最害怕的医生形象。被游先礼这么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他连连摇头,半张脸缩在被子里,低声澄清自己:“我只爱画画。”
“对对对,他画画老把眼睛挨到纸上。”老太太说。
游先礼翻开小孩的病历看既往病史,两周前做过鼻窦炎手术。他抬头问小朋友:“画画要用眼睛,眼睛模糊不难受吗?”
“非常难受的,医生。”小男孩闷声说。
“除了头疼,还有没有哪里难受?”
“暂时没有……”
游先礼的手抬到常明明的胸上方,说:“能抓住我的手吗?”
小男孩抬手拉住他三根手指,游先礼又说:“能抓紧吗?”
小手用力扣紧他的手指,游先礼稍稍用力推拉,小男孩被他拽了两下,没什么力气地松开手。肌力判断3-4级。
游先礼再把手抬到小男孩的小腿上方,“腿能打到我的手吗?”
常明明抬了抬腿,放下了,说:“我没有力气。”
说着,加急做的磁共振报告也出来了,MRI显示海绵窦不对称增宽,磁共振静脉成像则显示海绵窦血流信号中断,典型的颅内血栓表现。
结合病历有过的鼻窦炎既往病史,基本可以判断是鼻窦感染引起的脑静脉窦血栓,不过……
“得赶紧安排抗凝治疗了,”刘一刀看着片子不乐观地说,“你看他上矢状窦已经出现充盈缺损,血栓已经有点严重了,堵久一点,怕是──”
他背对老人,小声道,“下肢要偏瘫,眼睛也难恢复……一般我是建议立即做溶栓或取栓的。小孩年纪太小了,风险比较大。”
刘一刀对游先礼说,“ 我看,这小孩就让我们科负责吧。”
游先礼快速浏览一帧帧头颅影像,眉头紧皱。
刘一刀,忌开刀,最看不惯外科佬。大脑讲究从内而外的调理休养,并非敲敲打打就能治明白的,脆弱的脑子承受不了这些外部压力。他有自己的态度,看游先礼一言不发的,便又还算恭敬地同他商量:“游副主任,您看这样行吗?”
“等等。”
游先礼把磁共振结果再仔细看了一遍,T1增强序列显示硬脑膜增厚,出现弥漫性均匀强化,这是静脉充血导致的血管代偿性扩张,而且静脉窦也显示结构增宽,从无创影像分析,两种迹象指向常明明存在低颅压的症状。
但问题在于,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征应该为高颅压,当矛盾的迹象同时出现在大脑里,说明除了血栓,一定有别的主导病因没有被筛查到──
如果静脉充血……
游先礼沉思着,突然听到卧床的常明明吸了一下鼻子。
他心中一动,问小朋友:“头现在疼不疼?”
“还好。”常明明气声说。
游先礼扶起他后背,“坐起来看看。”
“脑袋不舒服。”小朋友有所抗拒,想躺回去。
这似乎像脑脊液漏出现的体位性头痛反应,游先礼让涂乐立即将常明明流出的“水鼻涕”拿去送检。
很快,检验科那边给出结果,β-2转铁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漏出液确定为脑脊液。常明明果真存在脑脊液鼻漏的问题,这对上了他的低颅压征象。
幸好问题发现得及时,如果因为发现脑血栓就进行抗凝治疗,恐怕会加重脑脊液外漏的情况。
游先礼有条不絮地交代事务,“涂乐,你去联系耳鼻喉外科的张主任会诊,确认漏口以后或许明天需要做内镜下修补术。小钟,给他补液……”考虑到常明明有颅内血栓,必须修补好漏口才能做后续的抗凝治疗,一秒钟都不能耽误。
老太太一听孙子有“血栓”、“大脑漏了”,要做手术,她心慌意乱地捂脸大哭:“我家明明不会死吧?!”
刘一刀这会儿对游先礼没了脾气,帮忙安抚老人家的情绪:“小手术,小手术,您放心,医生技术很好。”
老太太抓着他胳膊,要他给个准话,“医生,你一定要保证明明不会有事!”
“哎,哎,我们会尽全力,手术过程万分小心的。”刘一刀拍拍她的手背。
游先礼来到病床边,看见常明明闭着眼,脸色苍白,他说:“不用害怕,是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做完手术会舒服很多。”
常明明艰难地点点头,没有哭没有闹,游先礼放轻声音问:“有什么想问我的?”
“医生……”常明明紧张且犹豫地问,“我的视力能恢复吗,我还要继续画画……”
游先礼低头凝视他,斟酌说辞。按照常例,无论手术大小,他都会把手术风险、完全康复的概率一五一十讲清楚,病人和家属可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也能尽量避免医疗纠纷,这是方依莲口中的好医生,冷漠,但无可厚非,人人都是这么做的。
但鬼使神差地,游先礼只对常明明说:“可以恢复。”
那么笃定,那么明确,如同他一向鄙视的“神医”。
安排好常明明,游先礼又处理了一个车祸脑外伤的手术,等从手术室出来,已经是凌晨。
明天早上8点要配合耳鼻喉外科的张主任给常明明做内镜下修补术,所以游先礼打算今晚在办公室过夜。
十二点过后,医院才逐渐静下来,游先礼坐在电脑桌前,鼠标滑看常明明的高分辨率头颅CT。
漏口在筛板,单侧出现2mm骨质缺损,大约是鼻窦炎术后引发的症状。这炎症没早早治疗,所以感染扩散引起静脉窦血栓,又因为血栓没及时治疗,眼睛出了问题。
游先礼用手掌覆盖在电脑上显示的那颗头颅上,轻轻叹了口气。
讲难听点,脑子小小,毛病不少,也是个可怜的小孩。听说爸妈在外工作,身边就一个奶奶在照顾,要不是难受得厉害送进医院,恐怕还要耽误治疗。
游先礼从抽屉拿了根烟,咬在嘴边,想到了什么,没点着。他眺望窗外的夜景,莫名地想到了游霜。
游霜小时候也是一身大大小小的毛病,见医生的次数比父母多,是医院的常客了。不过,早上那小孩比游霜坚强懂事多了,那么难受都没哭,换作是游霜,医院的天花板也该给他哭塌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惯出来的毛病,那小孩自小就特别娇气,加上身体素质差,就跟瓷娃娃似的,每回打针都要嗷嗷叫,跟他说,叔叔,我要死了。
然后每回打完针就枕在他胳膊睡死过去,睡觉也不允许旁人吵他,动一下就醒,醒来又嗷嗷叫,说硌得他脸颊难受死了,也没管别人的胳膊难不难受。
麻烦,但游先礼习惯了。游霜从周岁开始就会折磨家长,都一岁了,还是懒在大人怀里,不喜欢下地爬动。
抓周礼的时候,大家都等着看游霜发挥,结果他在游先礼怀里睡死过去,把游先礼的双臂当摇篮了,放他下地就哭,脱离了叔叔的胳膊就哭。游正其对他恨铁不成钢,说他日后一定一事无成,结果人家睁眼扁扁嘴,没心没肺地又睡过去。
想到这,游先礼揉了揉胳膊,胳膊没让游霜睡凹陷一处,也算身体抗造了。
他把嘴里的烟揣回兜里,突然摸到一支笔,拿出来一看,是中午从游霜那里不小心带出来的,圆珠笔的笔帽上还做了个造型──人鱼的尾巴,两瓣分开,看久了像颗爱心。
他掏出手机给游霜发信息,想问什么时候把笔送回去,结果一下午没看手机,发现对方在三小时前已给他发来消息,乍看还蛮乖巧懂事的:【叔叔,工作辛苦了。我已经想好送你的35岁生日礼物,这份礼物包含着我满满的心意,请你务必重视,紧张且期待那天的到来,还剩三天了。】
听起来还蛮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