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南门离府州县衙并不是很远,过了半个时辰,几人便来到了县衙门口。
县衙门口此时站着一名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看到几人时,他连忙相迎。
[各位大夫,快请进,大人已等众位多时。]
秦舒月敏锐的察觉到这人似乎看到了他们其中的某人所以脸上带着些喜意,不过很快便恢复表情。
想来这人必定认识他们一行中的某人。
果不其然,之前帮秦舒月说话的老者先出声。
[劳烦范师爷久等,我等这就去见大人。]
原来这名男子正是府州县衙的师爷范庭,范庭是认识说话之人的,周老曾是宫中御医,后因年龄大才自请回宜州养老。
宫中御医自然医术高强,宜州百姓有何疑难杂症都会去医馆找他就诊,自家大人不适时都是找这位周老,现如今又发生那事,还需要多多倚靠周老。范庭自然不敢得罪他,客气回答道。
[不敢,周老请。]
秦舒月内心默念周老,转念间前面的范师爷往前带路已走进衙门,周老走在第二位,其他大夫跟随其后,秦舒月则走在最后。
在秦舒月进入衙门内后,门外来了一辆马车,徐徐停了下来。
秦舒月还未走进衙门正堂,便听到一声。
[感谢各位大夫的到来,本府叫众位来是为了蓝山县和青山县近日死伤众多一事。]
秦舒月脚步停滞了一下,继而进入正堂。
听到知府大人的话,大夫们面面相觑,最终看向周老。
周老不负众望,帮大家疑问道。
[大人,两县是因何死伤众多?]
黎望青叹了一口气。
[两县那边大夫最终的判断是瘟疫。]
瘟疫!
居然是瘟疫。
别说在场的其他大夫哗然,秦舒月也是皱起了眉头。
瘟疫在古代那可是巨大灾难。
黎望青知晓大夫们的心情,他带着沉重的语气继续说道。
[本府知瘟疫带有传染,便将两县暂时控制住,不允许任何人出县。但两县人民也是本州百姓,本府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所以便召集众位大夫一起商议,有何办法可以治疗本次瘟疫。]
看着一些大夫脸上的退却,一些大夫脸上的恐惧。
黎望青郑重的承诺。
[本府虽召集众位来,但却本着自愿的原则,若是有哪位大夫不愿,本府也不会勉强。一百两银子仍然正常赠予你,只是希望这件事情能够不要流传出去,引起其他百姓的恐慌。]
听到这里,秦舒月虽因在后面,被众位大夫挡住看不清楚这位知府的长相,但听这位知府大人所言,便不由对这位大人产生很好的印象。
这位大人虽为知府,但却不滥用权利,不逼迫他人,更为难得的是还爱百姓。
虽如今她属于临国,但也不由为百姓们有这样的好官感到庆幸。
而且瘟疫到来,知府大人能够果断关闭城门,将两县暂时隔离起来,这种决断也令人敬佩。
说起瘟疫,秦舒月仍记得临国历史上有记载,在某一年也曾发生过大片瘟疫。
那场瘟疫十分可怕,死亡众多。
拜师父学医后,也算未雨绸缪,她曾对师父提起过瘟疫。
师父说过瘟疫这一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来源。
若能及时找到来源,并及时进行尝试治疗,或许能够减轻死亡人数。
虽然瘟疫分很多种类,但疾病也有相似之处,若能够对辰国境内所发生的瘟疫进行研究,找到减缓疾病的病方,未来辰国发生此事,便也不会使大家自乱阵脚。
更加重要的是,师父对她甚好,从小就给她泡各种草药。
加上她自小练武,师父曾说过,一般的毒药和疾病她不必怕。
确实也如此,自认识师父后,她的身体十分健康。
这次遇到两县的疫情,秦舒月有些跃跃欲试,随着思考的越多,秦舒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默默的往前迈进。
正堂内自知府大人说完后,便鸦雀无声。
许多大夫心中已有决断,但谁也不想做那个第一出头人。
周老站在最前面似乎在思考什么,也没有立刻回应知府大人 。
若说黎望青此时什么心情,那必定是内心十分煎熬,当官了这么多年,突发瘟疫对他来说不是件好事,如若此事办的好,他自然松一口气,但若办不好,导致瘟疫向外扩散,必定对他的官职有很大的影响。
凭心而论,就算官职丢了,也不及百姓死亡惨重,瘟疫大肆扩散严重。
这些事情,他的心里都有数。可他只是一个官员,不是大夫,为官也不能强迫这些大夫随他一同前往两县。
但其实他也知道,不仅他需要这些大夫,两县百姓更需要他们。
黎望青不由的望向周老,他私心里还是希望周老能够出手,毕竟宜州内周老的医术是最高明的。
不过可惜的是,周老在沉思中,并未察觉黎望青的眼光。
莫非周老也不愿意!黎望青内心有些挫败,正在此时,他听到了一个清脆又坚定的声音。
[大人,在下愿意前往两县。]
黎望青望向来人,看到秦舒月长相,他有些意外。
宜州何时有这么出色的公子。
黎青望并未因为秦舒月长相年轻而轻视他,只是确实未见过这么年轻的大夫。
秦舒月走到前面,这才看到知府大人的容貌,他穿着一身官服,脸并不是秦舒月以前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胖胖的面孔,而是十分消瘦,一张周正的脸,周身围绕着一股浩然正气。
他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好懂,秦舒月没有不耐的又说了一遍。
[大人,在下确实是大夫。]
说完,秦舒月没有再看知府大人,而是转身对众位大夫握拳一拜。
[各位,可否听在下一言。]
在场的大夫都望向秦舒月,就连周老也被其吸引。
众目睽睽之下,秦舒月面不改色道。
[瘟疫在两县出现,我知各位担心若是进入其中感染到了瘟疫,性命难保,所以不愿答应知府大人。这本是人之常情。]
看到许多大夫脸上的赞同之意,秦舒月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以往瘟疫,大家是如何处理的?]
这问题一出,大家不明所以得看着秦舒月。
秦舒月不在意是否有人回答,她自顾自的说道。
[根据以往记载,若遇到瘟疫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将患者隔离,令其自生自灭,然后将死者触碰过的东西烧尽。]
[身体强壮的活下来,老弱病残则痛苦死去。]
[然后后来者便觉得相安无事,正常生活。]
[若我问两县这场瘟疫如何做?诸位在场之人必定也会说出我刚刚说的方法。但各位有没有想过,若这场瘟疫来势汹汹,比以往的瘟疫都要厉害,我们又该如何?]
[知府大人控制两县中人出入,只是暂时延迟了其蔓延,我们尚不知此次瘟疫的情况,若真来势汹汹,就算今日我们幸运未染上,但谁又知明日我们也如此幸运。]
听了秦舒月的话,众人脸上露出凝重的脸色。
他们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场中有人曾经想过拿到一百两之后带着家人离开宜州。
但他们确实不敢保证瘟疫会不会如秦舒月所说那么严重。
若到了那种地步,跑到哪里也没有用。
看到大家若有所思,秦舒月明白离成功差不远了,她需要再推众人一步。
[医书有记载,若是我们知瘟疫来源便可以针对其研究治疗方法,而不是就这么坐以待毙。]
[各位大夫,如若我们不去管,不去试一试研究,我们就只能等在家里面对死亡。若我们去研究,最终或许也会因为研究瘟疫治疗方法死亡,但起码我们死得其所。]
最后,秦舒月一本正经的说道。
[在下愿意先去做那个牺牲之人,为后来的大夫留下经验,至少在下不枉大夫这个身份。]
秦舒月说这么段话,不是真的想死,而是在之前思考中已经猜到这场瘟疫应该影响不会很大,才敢这么说。
若是真的有那么严重,那应该死的人很多。男主所在的锦州应该也会有影响,虽记忆模糊,但她记得很清楚原文并没有提及锦州发生瘟疫,自然这场瘟疫没有秦舒月说的那么严重。
她说的这么严重,只是为了让大家愿意去两县寻找本次瘟疫的来源。
她愿意先去两县打头阵,如果很难只能尽力,但若是容易找到来源,她也可以让这些大夫一起研究出治疗方法,毕竟她一人总是很难那么快速救治大家,若是人多,那么多人命,又如何袖手旁观。
对于大家不知道瘟疫情况,便产生退缩心理,秦舒月虽然能够理解,但也是有所失望。
不过,不了解瘟疫情况,却也是个突破点,她利用这点,引起大家的不安,也让大家跟随她的思路思考。
反正都要死了,为何不去拼一下?
最后她再激励一下大家,相信会有人被说动。
不出她所料,在她说完后,就有人支持和赞同她。
这人正是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