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过后。
[驾……]
泥泞的道路上,随着马儿的奔跑留下了重重的马印子,马背上的秦舒月脸色红润,微风扬起了她的长发,此时她的心情尚可。
从临国到辰国,她已然忘记中途换了多少匹骏马,也忘了中途询问过多少人,她只记得当时进入辰国边界的喜悦,以及随着她越来越靠近辰国国都,内心的激动甚至掩盖了遥远路途的疲惫。
此时她正在前往宜州的道路,过了宜州,辰国国都京城就到了。
秦舒月紧紧抓住马鞭。
随着再次的一声[驾],骏马感受到了主人的迫不及待,速度再次提升,地上的灰尘飞起。
过了几个时辰,秦舒月神情愉悦的坐在马背上看着城门上写的宜州二字。
片刻,她轻快的从马背上下来,辰国有规定城内不可骑马,否则仗则二十,她自然不能明知故犯,她淡定的牵着温顺的棕马进入宜州。
但还未来得及寻找到落脚的客栈,便听到有官兵大喊:
[遵知府大人命令,关闭城门。]
在城门站岗的士兵们一听到命令立刻将城门紧急关闭。
啥情况?
怎么突然就把城门关闭了?
秦舒月眉头一皱,经过其他州县的时候从未发生过此事,为何到了宜州就不一样了?
不等秦舒月奇怪,那名官兵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个鼓,百姓们被这鼓声吸引,纷纷往官兵所在地聚集。
看到越来越多百姓朝他汇集,官兵粗犷的声音响起:
[知府大人下令,号召宜州城内的大夫前往州府县衙,前往者每人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 人群中,有百姓吸了口气。
这银子可够供普通百姓一家人一年的花销,只要是大夫并且只是只要前往就会有一百两银子,很难不吸引人,果然须臾,有许多百姓站出来。
[我是大夫,我去。]
[我也是大夫。]
[我也是……]
……
这些大夫大多是从医馆里出来,官兵满意的看着这些大夫:
[好,你们跟我去府州县衙去见知府大人。]
其他百姓看到这些大夫眼露羡慕,不过很快便逐渐散了。
没他们的事情了,也没热闹看了,自然不会留在这里耽误他们自己的事情。
就在这名官兵准备带着这些大夫前往府州县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等等,我也是大夫。]
说出这声的不是别人,正是秦舒月。
秦舒月听到这官兵所言,又结合他前后动作,不难推测出这宜州必然发生了大事,而且与病情有关,否则宜州知府不会先派人关闭城门,又派人寻找这么多大夫。
本来秦舒月不是辰国人,她的目标也是前往辰国都城,这里发生的事情与她并无干系。她可以给骏马喂了草粮,自己再稍作休息便可从其他城门直接出发。
但不论是她上辈子所获得的的教育,亦或是这辈子她继承了师父的一身医术,都令她不能不去这一趟,不能见死不救。
若是她可以靠自己的医术救人,是辰国人,还是临国人,都并无区别。
因此,在他们走之前,她适时的制止了他们。
官兵转过身来,从上至下打量了下秦舒月,然后面露疑惑:
[你也是大夫?]
宜州城大夫大多年岁过高,头发白丝不必多说,就那皱纹也是显而易见,在他平生里见过的大夫大都如此。
这小子细皮嫩肉,居然也是大夫?
先不说他不信,其他百姓一听也是一脸不信任的对着这小子指指点点。
[这位公子也是大夫?奴家平日去医馆里看病,都是老者就诊,哪见过这么俊俏的大夫?]
[可不是,这小子不会只是个学童吧!我看那医馆里,学童都是这般年岁。为了那一百两银子,竟然胆大欺骗大家自己是大夫。]
不只是在周围还停留着的百姓们窃窃私语,就连刚刚聚在一起的大夫们中也有一人率先提出质疑。
[这宜州的大夫老朽都见过,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大夫,行医救人不是儿戏,小公子还是快回家吧!]
这一声就像爆竹一样炸开,令百姓们对秦舒月更是指指点点,甚至充满指责。
[就是,行医救人不是儿戏,怎能为了钱财欺骗大家。]
[没想到这位公子长得如此俊俏,却是个骗子。]
秦舒月并不在意身边的嘈杂声,不论是在哪里,大家都相信年龄大的医术好这条说法。师父以前也同她聊过,因为年龄问题被病人不相信的经历,自然秦舒月也不会生气 。
望着提出质疑的老者,秦舒月本着尊老爱幼的思想礼貌向他行了一礼。
[小子虽年纪看上去小,但却不敢欺瞒大家。]
老者不屑的看着秦舒月,冷哼了一声。
站在老者旁边的另一位面容慈善的老者见秦舒月态度良好,沉吟道。
[小公子随我们去吧!]
听了老者的话,旁边的大夫居然没有一人再反驳,足以见得这位老者地位不一般。
只是不知这位老者是谁?
旁边的官兵并不认识宜州所有的大夫,虽也怀疑秦舒月,但其一知府那边事态紧急,知府大人所求大夫越多越好,其二他也不怕这小子骗他,敢骗官府便要承担后果,听到老者说完便适时朗声道。
[我们快走吧!知府大人还等着。]
说完官兵便率先往州府县衙方向走去,其余大夫紧随其后。
秦舒月也想跟着去,不过她还记着身旁的马匹,她环顾了下四周,便将一锭银子扔给其中一个男子。
[兄台,帮我照顾下我的马,到时候我再来寻你。]
穿着一身破旧衣服,但自带书生气的男子下意识接过银子,看着前面秦舒月的背影,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不认识这位公子,这位公子为何如此相信他,而且这位公子又不知道他住哪里,如何寻得了他。
但这银子他确实需要,他握紧手里的银子,片刻走向棕马。
不论如何,他会帮这位公子照顾好马匹,并且之后会努力寻找这位公子。
有了这锭银子,他便可以去买药材救母亲了。
如果问秦舒月当时为何选择这位男子,她会说这位公子一看就是读书人,她总觉得读书人受过教育品德应该不会太坏。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不过这是后话了。
在秦舒月跟着官兵往州府县衙方向走的同时,一辆马车正从京城方向赶来。
没过多久,马车便靠近宜州北门。
驾车之人抬头看到宜州二字,便停下马车回答道。
[公子,宜州到了。]
很快,马车内便传来一声。
[直接去知府县衙。]
[是。]
驾车之人说完,便利索的继续驾驶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