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母女18

听到敲门声,张稚昂心有余悸看着门上贴的符箓。

“开门看看呗,”赵壬摘掉碍事的眼镜放到一边,“听这动静应该没啥事。”

张稚昂觉得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门外有诈,他倒是能随时“登出”,然后把自己留下喂怪物。

见她迟迟不动,赵壬笑了:“还挺谨慎。”

说完上前一步,越过张稚昂将门拉开。

外面果然是杜燕霞,手里还拿着日记。

大堂静得出奇,那些可怕的东西已经不见,杜燕霞的脸上也没有了血迹。

“给几位大人添麻烦……”杜燕霞面露愧色,说完伸头朝里面望,“还有一位大人呢?”

“她有事回去一趟,还叫我们小赵和小张就行。”赵壬说道。

杜燕霞神情失落:“她跟小洁真像,比俺自个儿想出来的还像。”

几人回到大堂重新落座,一楼门窗已经破破烂烂,地面满是狼藉,可外面没有风吹进来,屋内钟表指针静止不动,时间定格在3:47。

“俺在这儿稀里糊涂地,得有几年了吧?你们单位来过不少人,俺差不多都记得 。”

杜燕霞头发松垮垮的,一脸疲相,没有了那股子精明强干的精气神,却也较之前松弛不少。

赵壬从包里掏出档案,语气几分严肃,“我们还是先走遍流程,有任何异议可以随时打断我。”

杜燕霞从柜台取过两瓶水放在张稚昂与赵壬面前,坐下后应了声好。

“杜燕霞,1973年生,承顺汝庄人,1987年辍学后在家帮工,1993年与周广平缔结婚姻,次年诞下一子,名洁。”

“1995年随周广平到新京市务工,将女儿留在老家,交由母亲袁芹霜抚养,后于1999年又诞下一子,名勇。”

“2006年你贷款收下这间店铺,经营餐饮,2007年夏天把女儿也接了过来,一家团聚……”

张弛非写的报告素来简洁,纯流水账,一句多余的没有,赵壬只需照着读,但也只能读到这里。

再往后就没有了翳部的文件来背书,只是几人私底下的分析推断,那位严谨的张队自然不会写进去,于是赵壬举起空白的报告,装模作样继续“念”道:

“2008年8月,周广平死亡,你对外宣称其离家失踪,后与陈志胜再婚。”

“2009年11月女儿车祸身亡,车祸第二天深夜,你在儿子与陈志胜入睡后打开煤气阀门,致使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人中毒身亡。”

赵壬提到车祸特地留了个气口,以防再次引发杜燕霞情绪异常,好在她只是不愿面对似的闭了闭眼。

“大致是这样,情况属实吗?”

听到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被人用寥寥几个时间节点概括,杜燕霞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只能点点头。

“那好,后续还会有更详细的版本需要你配合签字,等着局里安排和通知就行。”

赵壬说完便把文件折好塞回包里,“其实我看过咱们之前的报告,这十三年里你赶跑不少我们同事,好在是没有过重伤案例,否则咱都没办法坐在这儿好好聊,只能说各有各的不易吧。”

“十三年,”杜燕霞喃喃道,“这么久咧……”

“是呢姐,我真觉得咱几个有缘,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跟我俩说说呗?人总得往前看不是,别再重蹈覆辙了。”

赵壬一脸真诚,一番公式话也说得漂亮,可杜燕霞仍是死灰般消沉,没有配合的意思,可见淤积了十余年的执念并非外人一两句宽慰就能抹平。

赵壬正打算继续磨嘴皮子,张稚昂突然插话:“你在惩罚自己吗?”

冷不防被打断,赵壬也不恼,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往后一靠。

可杜燕霞没反应过来:“惩罚?俺不是……”

“那为什么不离开,一熬就是十三年呢?”

“离开去哪呀,俺闺女一定恨死俺。”

“可是,你女儿没有恨你。”张稚昂理直气壮。

杜燕霞不懂她什么意思,赵壬也捅咕她:“瞎给人打什么保票?”

可张稚昂只是重复:“你的女儿没有恨你。”

说完拿过桌上印着铃兰花的日记本,翻到最后一页递过去。

“她只记恨过你一件事,也已经抵消了,你应该知道那是什么。”

日记本最后一页的正字密密麻麻,而杜燕霞名字后面只有一道比划。

杜燕霞看着那道下笔狠重的横线,神色动容,可最终还是摇摇头。

张稚昂解释道:“她恨你当年离乡没带上她。”

杜燕霞这下真搞不懂了。

“这小本里,也没提这事儿啊。”

张稚昂眼神失焦了一瞬,随后语气中也有些不确定:“她还想跟你说……对不起?”

杜燕霞茫然不解地看向赵壬,可赵壬也搞不清什么情况,只能尬笑,紧接着张稚昂换了种语气,笃定道:“她说的是,对不起,阿妈。”

这次杜燕霞却是呆住了,她察觉到这是女儿小时候跟自己撒娇的口吻,声音轻轻的,心里很没底的那种试探。

实在太像了,杜燕霞一时竟不敢抬头,生怕看到女儿那双熟悉的眼睛。

“她想知道,你为什么不带上她,而弟弟就可以,”张稚昂继续,“她还说,是弟弟太吵了,所以才把枕头盖在他脸上,不是故意,希望你别生她的气。”

听到这话,杜燕霞猛然抬起头:“你听谁说的?”

几乎是同时,三人头顶唯一亮着的那盏灯开始剧烈闪烁。

赵壬赶紧圆场:“别介意啊姐,这算是我们业务的一部分,就是已逝亲属的分灵来顺路道个别,都是固定环节,咱简单理解成上身了就行,真有啥误会也可以趁现在说出来。”

可杜燕霞失魂落魄,显然已经沉浸在回忆中。

“……那年她弟还不到一岁,俺们一起回家过年,给俩孩子扔里屋自己玩,等大人进去的时候,她弟脸上盖着枕头,都要没气咧。”

赵壬有些意外:“所以您儿子的智力问题……”

“大夫说是缺氧太久伤了脑子,但俺们一直,一直以为是那枕头没放稳,自己从被垛子掉下去的。”

杜燕霞双手捂脸,十分痛苦,说到后面几乎是自言自语。

赵壬咂嘴:“哎呀,你说这事儿整的。”

杜燕霞自知对女儿有太多亏欠,当初来城里打工,起早贪黑不说,也没有固定居所,就没想过要带着孩子,儿子是进城以后生的,周广平老来得子又喜欢得紧,这才一直带在身边。

每次过年过节回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的女儿像猫儿似的扒在自己腿边,谁叫都不走,等回市里的时候,又见她躲在屋里偷偷抹眼泪,懂事得让人心疼。

枕头的事,杜燕霞不是没怀疑过,只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于是将这份猜忌深埋了起来。

如此想来,杜燕霞将女儿接到身边也无法感受到母女间的亲近,一定不只是因为常年的分离,想必也有这一层猜忌的原因。

这份猜忌让杜燕霞无数次下意识地护着陈勇,提防着陈洁。

比如她让陈勇住在生活起居更方便,同时也离自己更近一些的二楼,却把一楼储藏室丢给陈洁,美其名曰女儿大了需要更多**空间。

要不是那储藏室的门脆弱到胖点的耗子都能给顶开,这理由倒也站得住脚。

但要问杜燕霞恨这个女儿吗?如果是在当年事发就得知真相的话还不好说,如今却是不会了。

这樊笼里十三年的日复一日,足够她将自己的人生翻来覆去地嚼到烂,从前为了活计忙于奔波,没工夫思考,如今倒是只剩时间。

这期间,杜燕霞后知后觉想起,在她离家时女儿也才几岁大,养在姥姥姥爷身边,好坏对错根本没人教,而且自己妈养孩子那套她再清楚不过,老太太认为女孩生来命贱,给口饭饿不死就不错。

杜燕霞想到这更是痛心,明明自己小时候吃过这份苦,当初怎么还是蒙了心,让女儿也走一遍这老路。

“所以她恨你,”仿佛是窥破了她的内心活动,张稚昂说,“她恨你这么晚才把她接过来。”

杜燕霞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抬眼撞上张稚昂空洞漠然的眼神,果真同女儿十成十地相像。

一个人的情感需求总得不到满足,别人许下的承诺不断化作泡影,自然懒得再去期待些什么,渐渐就会变成这样,眼里雾霭霭的一片,透不进什么光亮,就像女儿刚被她接进城以后的模样。

当初杜燕霞总说,等妈赚了钱就把你接过去一起,但周广平不乐意,后来儿子被查出智力缺陷,这事就更没人提了,空头支票一开就是好几年。

等到终于把女儿接到城里,弥补这缺席了近十年的陪伴,给她买衣服买书包,带她去吃城里小孩都爱吃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给她念最好的学校,可感情哪是简单的加减法,拼了命去弥补反而是把女儿越推越远。

杜燕霞没注意到,也可能是不想注意到,一家四口人越快乐,女儿心里那份怨念就越深,早干什么去了?

更别说女儿性格内敛,在乡里就总被人说,这孩子跟她妈一点不像,后来到城里念书更不爱说话,刚入学的时候还有个朋友,可后来也很少见她来家里,从那以后女儿更加寡言少语。

是自己太不关心女儿,想到这杜燕霞又红了眼眶。

“所以为什么?她说姥姥不喜欢她,你还把她丢在那。”

张稚昂继续用那口吻说话,像一把打磨得过于锋利的刀,毫不费力地刺进杜燕霞的心。

“是俺错。”杜燕霞哽咽。

良久,张稚昂沉沉叹了口气。

“不都是你的错,人活着就是在平账,有些磨难必须你亲自面对,她当然也是一样,所以不要太自责。”

赵壬一听这话耳熟:“是吧?还是那个理儿,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杜燕霞捂着脸连连摇头。

赵壬揉了揉太阳穴,递过一张手帕,示意张稚昂替她擦拭。

“不过真要说的话吧姐,她人的生死与你无关,那都是各人命中自有的定数,还是我之前说的,人得朝前看,况且你不想再见见女儿吗?”

杜燕霞难以置信地看向赵壬:“还能再见?”

张稚昂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用余光观察起赵壬。

“比较复杂,但我一定帮你争取,成吗?”

杜燕霞想了想:“要俺咋做?”

“第一步很简单,”赵壬从口袋拿出一个物件放到她手里,“先把这儿的账平了。”

杜燕霞摊开掌心,对着那枚冰凉的钥匙沉默许久,张稚昂与赵壬也不催促,就那么等着。

又过了半晌,杜燕霞抬起头,眼角还挂着泪痕,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她笑了笑,那笑容很复杂,不是招待贵人来店里做客的喜悦和满足,也并非对学校老师的谄媚讨好,张稚昂看得出,那笑容的背后是种解脱。

赵壬也鼓励道:“慢慢来,十几年都熬了,咱不差最后这一哆嗦。”

杜燕霞苦笑,这都是她在女儿中考前用作激厉的话。

她握紧那枚钥匙走向后厨,踏进那个承载过她理想与噩梦的地方。

两人目送杜燕霞进了厨房,头顶的白炽灯终于恢复正常,赵壬扭头敲敲桌面。

“交代一下吧。”

张稚昂正拧着瓶盖打算喝水:“交代什么?”

“说说你那狗屁分灵,”赵壬冷笑,“你从哪知道这么多我们都没查到的信息?翳部四期?还是乾宁手底下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本来上班就烦
连载中舍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