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荀卿卒,秦王政敕厚葬之。时太子方劳师于边陲,闻讣大恸,抱简泣曰:"昔吾师不远千里自兰陵入秦,欲弘儒术以化黔首,岂天忌其智乎?"
遂问使者:"先生遗容安否?临终起居若何?门下诸生可尽孝否?"使者具对甚悉,太子稍安,然泣良久。既罢,取边布一匹授使者曰:"此塞民所衣之缯,请覆诸恩师梓宫,庶使泉下知边氓亦服君子之衣,慕儒门之道。”
浮丘伯闻之,慨然曰:"噫,儒道不坠矣!夫子得太子若此之徒,九泉当可瞑目也!"
——《秦时百家》
翻译:大儒荀子过世,秦王嬴政下令厚葬了他。此时太子正在边疆慰劳军士,听到消息后非常伤心,抱着书简大哭道:“还记得当时老师不辞千里从兰陵来到我大秦,为的就是发扬儒学,教化秦民,难道是上天嫉妒他的智慧吗?”
太子又问信使,荀子的遗容如何?死前过得好不好?他的弟子有没有尽孝?信使一一详细地回答了,太子这才放心,又哭了好久,罢了将一匹布交给信使,说:“这是边疆的人们穿的布料,请你将它盖在恩师的棺材上,好叫他老人家泉下知道,就连边塞的百姓也在穿君子服饰,学习儒家思想。”
浮丘伯知道了这件事后,感动地说道:“哎,我儒学不会断绝了!老师有太子这样的学生,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有点灵感空空,所以对不起荀老师您就先嘎一下吧我这样写来爽爽…其实昨天就写好了,但是作者不加更我就憋着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