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子里逛了一会儿,众姐妹都累了,便坐在叠翠亭中喝茶,一时,丫头夏墨过来,笑道:“政老爷在前面唤宝二爷过去呢。”
闻言,贾宝玉眉眼俱耷拉下来,要说贾母在,她还能变个法儿不让自己去,偏偏贾母在前头听戏。
黛玉回头问:“我爹呢?”
夏墨道:“老爷和政老爷在一起。”
黛玉笑道:“你放心去吧,有我爹在,二舅舅不会吃了你的,何况是在我家,二舅舅怎好生气。”
宝玉听得有理,便起身,磨磨蹭蹭往林如海书房去了。
到了地方,丫头打了帘,里头林如海和贾政坐在两个太师椅上,中间一几,放着茶水点心。
因长辈们说话,宝玉进去后便垂着手,站在一旁等着。
贾政正和林如海说贾雨村的事。
贾雨村补授应天府知府没多久,就被罢了职,现已来京,欲候补京缺,三天两头地往贾王两府中跑。
为此,王子腾累上荐本,大力保举他。
贾政因他罢职之事,尚有些犹豫,故还未兜揽他,但王子腾那边已再三催促,逼他同上奏疏。
贾政试探的问:“妹夫可知雨村被罢职缘故?”
毕竟林如海去年任两江总督,金陵应天府恰在他管辖范围之内。
如果没有林如海的授意,怎么会呢?
或许是,贾雨村弃林门改投王家,惹恼了林如海?
实际上还真不是因为这个。
林如海的个性是唯才是举,管你攀附哪家,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处事公正,别的他都不管。
而贾雨村,有才是有才,却用错了地方。
去年他闲时翻阅卷宗,发现一些治下官员所判案子多有乩仙托神的,便列了名单,呈奏圣上。
贾雨村的名字恰好也在上头。
但这话却不好对贾政说,他知道,贾雨村那个官是王子腾保的,为的是自家外甥。
王子腾的外甥,自然也是贾政的姨甥。
林如海沉吟片刻,半真半假道:“具体内情我也所知不深,但兴许和一件事有关。”
“去年我在扬州任上,圣上曾向地方传来口喻,说,而今官场,凡借鬼神之辞判案的,无不是冤假错案。若有此等官员,皆需如实上报,我又岂敢欺瞒?便命各府通判整理核对卷宗,而后不久,两淮地区许多官员被罢了职,其中就有雨村。”
又不经意的感叹道:“当初向内兄荐他,一是有甄老先生的前因,二是他富有才学,任过小女的西席。没想到却看走了眼。”
贾政听了,心里有了主意,便不再问,转头看到宝玉,命他过来行礼,沉着脸道:“你每日在家斗鸡走狗,不务正业,实不像话!而今我豁出一张老脸,托你姑父帮忙管教,幸而你姑父看在我的面子上,答应了。往后,你每隔五日来你姑父这里学习,若再不用心,安分守常,你可仔细着!”
贾宝玉连忙应了几个是,又问家学,贾政不耐烦道:“那边我自会托人去说,你给我记得,你姑父是探花出身,当朝一品,想要拜在他门下的学生多不胜数,而今能给你这个机会,略抽一个空来教导你,你若敢不放在心上,惹你姑父烦忧,我先打死你!”
又收了严词厉色,转头对林如海,让他该打打,该骂骂,不要因为他,就对宝玉客气。
林如海笑着答应了。
回去后,贾母亦嘱咐宝玉许多话,意思还是让他好好跟林如海学习,连私塾这边的事都可以放下了。
宝玉心里甚忧,不禁露出形迹来,贾母问了,宝玉只好如实道:“怕林姑父跟老爷一样。”
其实也不仅如此,父亲素来厌他,有事骂,无事也骂,时间长了,也不过那么着。
父亲说他不好好学习,可父亲自己也不是正经进士出身,当初祖父临终遗表一上,父亲就被赐了同进士,额外得了个主事的头衔,当官好几年,无功无过,只因熬的时间久了,才升了工部员外郎。
可林姑父是正儿八经的探花,论学识,看林妹妹就知道了,人家的官也是靠自己当上去的,比父亲贾政高出好几层。
再加上林姑父是黛玉亲爹这一层关系,贾宝玉就更不敢轻慢了。
还没去,他就已经担忧上了,生怕自己出什么差错,惹林如海不喜。
贾母笑了,道:“放心吧。”
也就他父亲那个老古板了,成天非打即骂,把儿子弄的跟避猫鼠一样。
贾宝玉要跟着林如海学习的事,很快就在府里传开了。
王夫人自然不理论,她虽深恶木石姻缘,但也不是个傻的,知道宝玉跟着林如海学习,对他将来有大好处。
贾政的小妾赵姨娘听了,却急了。
当天晚上,贾政来赵姨娘房里歇息,赵姨娘忍不住诉起了委屈:“环儿也是您的亲儿子,既能让宝玉去学习,怎么就不能把环儿给捎带上?……”
贾政黑着脸道:“快休说这样的话,你以为此事是我做成的?那都是老太太爱惜宝玉,在三妹跟前说了许多,三妹又私下跟妹夫说了,再由我出面,妹夫才应了下来,而今妹夫刚升了户部尚书,公事繁忙,我脸皮就是再厚,也不好意思提让他教导宝玉读书的事!”
赵姨娘干瞪着眼,道:“老太太怎能如此偏心?”
平日好事都想着宝玉就罢了,可读书上进的大事,怎么也把孙子分出三六九等出来?
反正林如海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多个环儿又怎么了!
“没规矩,”贾政不耐烦道:“老太太也是你能编排的,兰儿是老太太重孙,不也和环儿一样?再说现在只是让宝玉偶尔过去读书,没到正式拜师的地步,你有什么可急的呢。”
赵姨娘见贾政有几分生气,只好闭嘴不提,心里却盘算着,要照此发展下去,宝玉拜当朝一品大员当老师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到时候这个家里,哪里还有她和环儿的位置?
不行,这等便宜环儿占不到,宝玉也甭想占,趁早得想法子搅黄这桩事。
次日清早,宝玉带了各色礼,往林家而去。
恰巧今儿是最后一天乔迁宴,上门来的有林如海曾经几个学生,还有一众户部下属官员。
林如海这边忙着,便让人带宝玉去贾敏那里。
贾敏正在外头亭中教黛玉打结,看到宝玉,让他过来坐着,随手将一条线交到他手里,笑道:“抻直了。”
她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问道:“你姑父今儿事多,估计见不了你了,吃了早饭不曾?”
宝玉忙笑道:“吃了过来的。”
黛玉看他一眼,悠悠道:“你吃什么了?”
“我……”
宝玉动了动唇,用眼神示意黛玉不要拆穿他。
他一早过来,是送求学的礼来了。
怎么可能吃了饭呢,显得不敬。
但因现在林姑妈在忙,算一算时间,已过了早饭的点,所以不好让姑妈单独招待他,故说自己也吃过了,谁知竟一眼被黛玉瞧穿。
贾敏不由笑了,道:“你这孩子,跟姑妈还客气什么。”便让人去准备膳食点心。
收拾的功夫,贾敏又道:“怪不得玉儿常在信里夸你心细,而今一看,果然如此。”
“娘!”
黛玉瞬间红了脸,不满的看着贾敏。
贾宝玉何曾敢想有这等意外之喜,平日他对林妹妹再体贴,也不见她说什么,谁承想,她竟在背后偷偷赞他,只不肯教他知道,一时心窝都涨开了。
黛玉却对母亲这等行径大为不满,再看宝玉乐得那样,更气得想掐他,红了脸,矢口否认。
“娘!我哪儿有?”
说着,用足尖在桌下悄悄踢了一下宝玉,示意他好自为之。
宝玉生怕她恼羞成怒,忙收敛了形容。
黛玉有办法对付宝玉,却没办法对付贾敏。
贾敏顺势轻轻拧了一把她的脸蛋,笑道:“对对对,你没有,是娘说错了。”
这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黛玉气的扳开贾敏的手,绷着小脸,郁郁不乐。
幸而一会儿饭菜摆上来了,林家早上吃的是清粥小菜,另外还有几样点心,是贾敏给黛玉准备的。
林家讲究惜福养身,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宝玉少不得客随主便。
用了茶饭,宝玉便要告辞,贾敏想起什么,对黛玉道:“你爹昨晚说有几本书给宝哥儿,你去书房取来。”
宝玉忙道:“不需劳烦妹妹,姑妈说是哪几本书,我去取来。”
贾敏不好解释,笑了笑道:“你跟玉儿一起去吧。”
贾宝玉到了地方才发现,贾敏所说的书房和昨儿他去的书房不同,昨儿他去的,更倾向于会客厅,而这间书房,像是一件藏书阁。
他原以为黛玉在他们家所居住的西厢房,里面摆那满满一大架子书就够让人吃惊了,但和这间藏书阁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
他还说自己来取,这一排排书架子,不知道位置,他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贾宝玉低头看向黛玉,好奇的问:“这些书,妹妹都读过吗?”
黛玉摇摇头,道:“我只读了十之一二,有的父母亲不让我读,有的太艰难晦涩我读不太懂……”
“不过,这些书从姑苏运来后,都是我一个架子一个架子收拾的。”
黛玉瞥着贾宝玉,道:“我们家贫得没饭吃,不比你们家富贵,唯独就是书多。”
“这是哪里的话?”贾宝玉咬牙笑道:“你到底是呕我,还是气我呢?我何时对你们家的事评头论足过?再者,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你们家有这么多书可以传世,怎么不比我们家强?”
黛玉道:“我看你刚才吃清粥小菜,慢吞吞的,好像很不乐意的样子。”
贾宝玉立即道:“胡说,我吃着比平日吃的香甜多了,只是碍于客人身份,不好做粗鲁之举。”
黛玉方一一取了书,让他带回去了。
[1]贾雨村来京,化用原著背景细节:“方知贾雨村也进京引见,皆由王子腾累上荐本,此来候补京缺。”
[2]贾政官职,取原著背景细节:“又将这政老爷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