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炖鸭汤

“小追?”

洛欢重复道。

“追”?追什么呢?

“这是父母起的吗?”

他继续问道。

少年抬起头努力想了想。

“大概吧,我不大记得了。”

说罢,又把头埋进咖喱饭里。

“你呢?你这也是父母起的名吗?”

过了一会,小缒抬起头朝雨中客问道。

雨中客目光暗了一下。

“在下无父无母,自然无名无姓。这雨中客,也是别人叫的诨名罢了。”

洛欢“啊”了一声,心想这话题不大愉快,正想悄无声息地引开。

不曾想,小缒又接了话。

“那我们就一样啦。”

洛欢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小缒神色如常,就像在说“今天晚上吃了咖喱饭”这般平常。

洛欢没再接话,转过身去,静静地做他的料理。

鸭肉味腥,需要姜丝去味。洛欢这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准备太多新鲜食物,但好在葱姜蒜都顺手买上了。

他静静地把姜切成丝,犹豫了一下是做成汤还是菜,就听到吧台外的两人开口说话了。

“小缒兄弟今年贵庚?”

“应该是十五吧。”

“噢……那令父令母是……何时?”

“我不记得了。”小缒认真地说。

“我记得的,只有自己叫这个名字。它好像是绳索的意思。”

洛欢心里“啊”了一声。

原来是小“缒”。

“大哥呢?”小缒问道。

雨中客叹了口气。

“在下五岁那年,家乡遭遇了饥荒。我随着家人流亡,沿路走过了数百里。

“大约三年,饥荒结束,但父母早已亡故。

“我一路跟着乡民,侥幸留了一命。”

小缒眨了眨眼。

他不太懂“饥荒”是个什么概念。

“那你一定饿坏了吧?”他同情地说道。

不曾想,雨中客突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那可真是饿坏了啊……你可不知,那几年饥荒,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早些年间,每逢蝗灾,农人总是痛恨不已。可那些年,若是有了蝗灾,人们高兴都来不及。

“吃草根的、吃黄土的……有个蝗虫,倒像是开了荤!”

雨中客捂着脸低下了头。

“你可不知,到最后,灾民所到之处,比蝗虫过境还要干净!”

“你们一路走,都没有吃的吗?别的城市也没有吗?”

小缒问道。

“一开始,大家都往附近有粮的地方跑。可是别的城也是城啊,原本的人也要用量,一天可以,两天可以,可是这十天半月下去,什么城受得了啊!

“没法种地,灾民越来越多。渐渐地,那些城就往外赶人了。

“开始的时候谁肯走,但是县衙见人不吃软,竟直接让捕快动手伤人。迫于无奈,我们这才又逃了。

“谁知之后每到一城,城门都紧闭,任凭城外饿殍遍野也不开门!

“我的母亲,就是在那时……”

雨中客说不下去了。

“啊……”

小缒没想过这事竟会这样残酷,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安慰才好,手上的勺子也停住了。

洛欢听了,心里也不太好受。

他打定了主意,要做一碗热乎的鸭汤。

*

鸭肉切块,就着姜丝冷水烧开,捞出备用。

鸭皮油脂厚,动物的油脂,煎起来会有特殊的香气。若是用植物油,一来影响风味,二来会过分肥腻。

先用小火将鸭油逼出,再加大火力反过来爆香,多余的油滤出还可以留到下一顿炒菜。

一举两得。

洛欢将焯好水的鸭肉捞出,放到干净的平底锅上,鸭皮朝下铺开,再将炉火开到了最小。

“这些城里的人也真是过分啊。”小缒说道。

“倒不是他们残酷,是这世道残酷,逼得人不再是人。”

雨中客叹了口气。

“后来我们我一路流亡,人越来越少,但剩下的也只是苟延残喘。

“北地有座还算富庶的城,县令可怜我们,开城门赈粮。可是那么多人,那么多饿坏了的人……

“他们一拥而入,吃空了整座城的存粮不算,还瞄准了原本的县民家。

“他们想的是:凭什么我们被灾情搞得得家破人亡,这些人却能吃饱穿暖。

“他们掠夺了县民的食物,打劫他们的家,不给,就放火烧……这些人都红了眼了,失去理智了……

“那位县令的好心,换来的是整座城的沦陷。”

盘子里的咖喱饭又凉了,但谁都没有再动。

“……这座城终于也吃光了,再搜不出一粒粮了。活下来的县民也成了灾民,大家又饿了,又要流亡……

“最可怕的是,这一路上死去的人,一开始还有人埋,到后来没有人愿意、也没有力气埋,再到后来……

“死去的人就成了活着的人的粮食。”

空气安静了几分钟。

平底锅里发出了滋啦滋啦的声音,鸭油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洛欢回过神来,赶忙掀开了盖子,用勺子将逼出的鸭油浇在鸭肉上。

又是一阵逼人的香气。

雨中客停住了话头,和小缒两个人同时耸了耸鼻子。

“不好意思,还需要二三十分钟呢。”洛欢说道。

雨中客目光直直地望着锅里,眼里怅然若失。

“南菱湖的鸭子,最香了。”

“南菱湖?是你的家吗?”小缒问。

雨中客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被叫做雨中客呢?”

雨中客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个嘛,说来话就长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炖鸭汤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在灵媒料理店打工的日子
连载中酸辣薄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