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摘完,就该摘柿子了。
柿子树很高,肖晓只好爬到树上去摘。柿子树枝细弱,肖晓灵活的像个猴子,看的林霖惊叹不已,就怕她一不小心摔了下来,一个劲的在树下喊道:“肖肖,你小心一点,要抓稳啦!”
肖晓怕林霖吓到,只能出声安慰,“好的小林姐姐,我会抓稳的,你别担心。”
满树都是黄绿色的柿子,上手一捏就知道,柿子还是硬的,并没有完全成熟。可是在森林之中,不能等到果子完全成熟再采摘,在人类采摘之前,鸟儿早已捷足先登了,最后剩下的只会是掏空了甜蜜果肉的果皮。
肖晓有很多种办法可以使青黄、涩口的柿子变得甜蜜。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将采摘下来的柿子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柿子就会慢慢变得红亮,直至完全成熟,但是这个方法很耗费时间,一般要晒好几天。如果运气不太好,碰上了阴雨天,十几天都可能吃不到柿子了。
想要快一些,还可以烧一锅微微烫手的热水,然后将柿子放进去浸泡两三天,这样柿子熟的快,而且口感还是脆的。肖爷爷最喜欢吃这样的柿子,老爷子年纪大了之后,虽然牙口不好,却还是很喜欢脆脆的口感。
还有一种省时又省力的方法,就是在装柿子的口袋里装两个苹果,这样三四天,柿子就可以吃了。
红透了的柿子,轻轻撕开外皮,用力一吸,里面的果肉就能够吸出来,甜蜜的汁水盈满口腔。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柿子丰盈的汁水很可能会顺着手流到衣服上。肖晓从小就喜欢吃软而甜蜜的柿子,早已练就了一手吃柿子却不会弄脏手的绝活。
摘下来的柿子,两人留下一些催熟后吃,大部分都将被做成柿饼。
做柿饼很费时间,摘柿子时需连梗一起剪下,摘下来的柿子清洗干净后用小刀将柿子皮削下来。柿子皮很薄,所以削皮的时候很讲究力度,否则容易将柿子肉也给削掉。
肖晓家每年都要做柿饼,所以肖晓做的就很好,她甚至能够连续不断地将整个柿子皮削下来,形成美丽的螺旋状。
林霖削的很慢,但是多削几个,也就熟练了起来,但是想要像肖晓一样连续不断地削掉整个柿子皮却是不能够的。
柿子削去外皮以后,用一根麻线绑在柿子梗上,将柿子都串起来,两个柿子之间的距离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够离得太近了,要留足够的空间,这样表皮才能有最大的面积接触空气。
串好的柿子被挂在了房檐下,那里通风又避雨。接下里的每一天,两人都会抽空用手挤压柿子,力道不用太大。高处挂着的摸不到,就脚下垫一把凳子。
这个工作其实还蛮解压的,两人捏的不亦乐乎。
肖晓一边挤压柿子,一边说道:“再有个五六天左右,柿饼就能吃了。”
但是柿饼成型以后,想要更好的风味,最好还是再等待一下。
柿饼成型以后,肖晓按照肖奶奶教的,用一个小陶罐子把柿饼层层叠叠都装了起来,放到了地窖里去,捂十几天再拿出来,柿饼的表面就会析出一层形如白霜的晶体。
这时候的柿子褪去了好看的外表,显的其貌不扬。但是轻轻掰开,里面的果肉却软糯非常,其甜味甚至比鲜柿子更甚。
吃柿饼就不会再像吃新鲜的柿子一样,弄得满手都是汁液。在懒得准备点心的冬日,一壶茶,两个柿饼也可以度过一个下午。
除此以外,肖晓还有一种更为别出心裁的吃法。秋日渐冷,厨房里日日升着炉子,两人就坐在炉子旁做事。
炉子上放着水壶,里面的水沸腾着,从壶嘴里冒出白色的水蒸气。水壶旁放着一些干果,还有两个柿子。
烤干果是秋冬的必备项目了,山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类干果,栗子、黑桃放在火上烤一烤,要是细细品尝还能品出油脂香来,又香又脆,用来打发时间再好不过。
烤柿子是肖晓自己研发的项目,熟透的柿子放在火炉上慢慢烤,柿子皮慢慢染上黑色,然后从顶部破裂开来,一股子甜香味也会随之散发开来。
这时肖晓从碗柜里拿出两片面包,一个勺子。她将柿子皮剥开,里面的果肉透着热气,用勺子轻轻将果肉刮到面包片上,就如同果酱一般。将果肉都刮到面包片上,涂抹均匀,肖晓将面包片递给林霖,“小林姐姐,快尝尝,这样可好吃了。”
林霖早就注意到肖晓了,于是接过面包片,轻轻咬上一口。面包片是冷的,但是上面的柿子果肉却微微透着热气,甜蜜而粘稠。如果光是吃烤柿子肉可能多吃两口就会被腻到,但是配上松软的面包片,就有一种在吃面包配果酱的感觉。
“好吃吗?”肖晓一脸期待。
“好吃。”
第二天,肖晓将面包片也放在炉子烤,将面包片烤的脆脆的,脆脆的面包片再抹上温热的烤柿子肉,蜂蜜一般甜蜜的味道、柿子的果香,以及面包片脆脆的口感,多么朴实无华的下午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