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大雪之后,天色终于放晴,在刺目朝阳中,鸿鹄鸟带着一阵焦味落在了院子里。
卓琰和秦於菟从入定中醒来,连忙起身往外赶,鹿吴离得近,这时候已经扶起了鸿鹄鸟,正在为它输灵气。
鸿鹄鸟咳出一口青烟,气息奄奄:“我慢了一步,还未许愿,老母宫便被天雷劈毁了,只来得及将那些小道士救出来。”
秦於菟奇道:“大冬天的,哪里来的天雷?”
话音刚落,鸿鹄鸟忽然发出“哎呦”一声惨叫,鹿吴惊醒,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竟然握住了鸿鹄鸟翅膀上的伤口,他连忙放开,退后了两步,道:“对不住。”
卓琰看鹿吴脸色不好,接替他去为鸿鹄鸟疗伤。
秦於菟昨夜才知道鹿吴已然了解神旨一事,正自不安,这会儿看鹿吴神情,蓦然明白所谓天雷必然又是天道的手笔,对方是铁了心要封死鹿吴的登天路,偏偏背后又没有具体的人可以指摘,秦於菟更加愤怒,气道:“这到底是神还是魔?非要将人逼上绝路不可么?!”
鹿吴在一旁呆呆地站了一阵,眼神几经变幻,最后变成了决然,转身走回屋子里。
卓琰余光注意到他的举动,拉着秦於菟为鸿鹄鸟输灵力,自己则快步跟进屋,道:“我陪你去!”
鹿吴脚步一顿,回过头来:“什么?”
“如果还有别的路,你会担心我们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却失望而归,所以宁愿牺牲自己,反正这个世间早已没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人了。”卓琰缓步靠近,继续道,“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你已经去不了仙界,对方仍旧不遗余力地堵死所有的路,让你没有选择,等同于是被逼着去死,所以你会去昆仑拼死一搏,是不是?”
鹿吴有些惊讶,不禁问道:“你为何如此认为?”
“推己及人。”卓琰知道自己猜对了,笑了笑,道,“换做是我,如果有很多条路,我会考虑走各条路会付出的代价,但若是只有一条,我一定不会如他们所愿——凡人兵书中有一句,‘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穷寇勿追……”卓琰喃喃重复,最后也忍不住露出笑意,“不错,到了最后,我反倒想为自己争上一次,但你……”
“我当然要去。”卓琰拍了拍自己的芥子囊,笑道,“你忘了,那东西在我这里。”说罢,卓琰见鹿吴还想说什么,便正色道,“五年前分别,我以为你可以应付一切,所以不曾挽留,但这次一见才知并非如此,闯昆仑远比猊鱼此人更加危险,你的修为又不如从前,不管你怎么说,我们都是同门,你愿意为碧游宫牺牲,我便绝不会放任不管。”
鹿吴抿唇,沉默了好一会儿,见卓琰始终没有丝毫犹豫退却之意,便点了点:“好,我们一起。”
从昨天到今日,卓琰的努力总算起了作用,他心里暗自松了口气,赶忙道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给我十日,我要破境。”
在炉鼎被毁之前,卓琰已经在洞虚巅峰停留了好些年头,其实早就能突破了,只是这几年修为浮沉,他便有意压制着,以待境界更加稳固时再破境,但眼下显然等不了了——既要入昆仑,上一个境界就会有更大的胜算。
好在洞虚到混元都是地仙范畴,无需渡雷劫,因此鹿吴没有阻止,只道:“我为你护法。”
商定之后,两人来到外间,此时鸿鹄鸟已经恢复了不少,可以自行运转灵力疗伤了。卓琰为省去麻烦,只将破境的计划道出,尔后便离开塔克镇,独自来到大漠中央。
大漠里杳无人烟,卓琰盘腿而坐,闭目冥想,再次睁眼时,夜幕已然降临。这会儿北风吹得厉害,繁星俱被阴云遮盖,想来过不了多久,又会有一场大雪。
卓琰看向远处,一片漆黑之中,只有一人持灯而立,过了这么久,鹿吴似乎一直没有动过,卓琰本来对外界无感,但在看到这一点萤光时,却忽然感觉寒风有些过于凛冽了。
修行宛若垒土成山,在山脚时,有许多伙伴一起,越往后走,身边的人越少,有一日登顶了,可能再无一人相伴,修士须得耐住这般寂寥落寞,才能一直往前。卓琰在很久很久以前便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努力照顾身边每一个人,这样到了分离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不甘,也就不易滋生心魔。
多情之人由此顺风顺水地走了更远,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太上忘情。
卓琰一直认为自己对鹿吴亦是如此,然而时隔五年再见,鹿吴一点儿也没变,卓琰却发现自己不一样了,细究原因,他却一直没能想明白,只能带着这份迷茫得过且过,直到现在,当广袤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二人时,卓琰终于觉察出了些许端倪——
生而为人,深知冷暖滋味,若是可以,谁能不去眷念那盏一直留给自己的灯呢?
念头一起,萤光幻影忽然飘近,直到没入胸膛之中,让卓琰感觉到了一丝暖意,他再次闭上双眼,将周遭事物通通忘却,一心吸纳天地灵气,炼化于炉鼎之中,周转在全身脉络。
雪开始飘落,接近卓琰三丈之内却纷纷绕开,仿佛那里有一道无形的屏障一般。
“他入定了。”秦於菟道。
鹿吴回过头,见秦於菟独身前来,便问道:“鸿鹄鸟呢?”
“恢复了大半,等卓琰出关,她肯定也都好了。”秦於菟说着,又靠近了几步,犹犹豫豫地开了口,“仙君,卓琰忽然要破境……是为了什么?”
“我们要去昆仑。”鹿吴如实说道。
秦於菟呆住,过了好半晌,才结结巴巴地问道:“是、是去仙界?”
“嗯。”
“可是……”
鹿吴打断道:“我意已决。”
秦於菟被噎住,顿了片刻,低声道:“即使卓琰入了混元境,他依旧只是地仙,光凭你们俩,又如何闯得了天关?”
鹿吴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秦於菟忙道:“我不是说我不去,我自然要去的,只是我还不如卓琰,恐怕在天关面前,我的法力不足一提。”
“不要多想。”鹿吴背过身,静静地看着被雪花环绕着的卓琰,缓声道,“我本打算一个人去的,现在多一个人,已经……”
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但话出口,鹿吴还是改了说辞:“已经够了。”
大雪断断续续,一直下了七日。
第七日大清早,秦於菟正坐在屋里回想鹿吴的话,忽然被鸿鹄鸟扇了一翅膀,他回身便要抗议,鸿鹄鸟道:“小卓琰要破境了!你不许抢他灵力!”
秦於菟这才发现周遭十分静谧,风声完全消失不见,他起身往外走去,只见天地之间一片纯白,仿若进入了新生儿的睡梦之中,无暇而纯粹的灵力自四方涌来,铺天盖地地往同一个方向扑去。
鸿鹄鸟警告道:“听到没有?!”
“我是他师叔!怎么会在这时候抢他的灵力?!”秦於菟怒然强调,“而且我不在冥想!我只是在发呆!”
鸿鹄鸟见他真生了气,笑嘻嘻道:“你这呆发得也忒久了,从昨晚到现在都没变过姿势,我还以为你入定了呢。”
秦於菟本来心情就不大好,偏偏鸿鹄鸟又是能直呼鹿吴名字的老前辈,他有气没处撒,只能憋屈地别过头看向沙漠,不再理会她。
破境之时,天地间会涌现大量灵气,破境之人此时经脉骤展,吸纳灵气,洗髓易经,重塑肉身,待到顺利进入新境界时,已然是脱胎换骨。也是因为如此,破境中的人,会非常虚弱,极易被觊觎攻击。
这是卓琰头一回在蓬莱之外突破,但却如在山中一般令他心安,他一睁眼,便明白这种感觉从何而来——银白世界里依旧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因没有一丝风,这场雪落得寂静无声,仿佛天地的声音也一同消弭了,卓琰目光所及,唯有头顶一柄簦。
还有身旁的持簦人。
“你……”
你怎么不用法力?
话未问出,卓琰已经站起,环顾四周时,他蓦然发觉这时候该持簦,就像江南烟雨中,也该撑起那一柄画着梅花的油纸伞才对。鹿吴既心存赏意,便是对人间还有眷念,于是卓琰话锋一转,问道:“你在哪里寻到了此物?”
“是我们歇脚的那户人家。”鹿吴打量着卓琰,见他一切都好,便将簦收入芥子囊中,道,“回去罢。”
卓琰点头,两人很快便来到了塔克镇里。
鸿鹄鸟和秦於菟一同迎了上来,先前因为鹿吴的坦白,他们俩心中一直甚是忐忑,这会儿见卓琰修为大增,鸿鹄鸟才稍稍放心了些,她问道:“你们何时出发?”
卓琰道:“再用两日巩固修为,便可出发了。”
鹿吴点头。
鸿鹄鸟来回看了看两人,见他们一脸无惧,不由轻叹:“既如此,我就与你们说说昆仑的情况罢。”
卓琰不曾去过昆仑,鹿吴沉睡之前,金仙多在人间活动,他也不知道昆仑天关究竟是何模样,于是接下来的两天,卓琰打坐的时候,鸿鹄鸟便在一旁叙述自己从主人琼霄仙子那里听来的传说。
传说中,昆仑山上半部分在仙界,下半部分则在人间。人间昆仑共有三层,被炎火山所包围,寻常人难以靠近,要想寻到进入昆仑的四方之门,必须越过炎火山。
关于四方之门有两个说法,有传言说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道门,也有人说四方之门其实是一道门,没有固定的位置,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个方向。
四方之门外有一对青鸟看守,这一对青鸟曾是王母麾下,那些在仙界送信的青鸟,都是这一对青鸟的后裔。
说到此处,鸿鹄鸟沉声道:“要想进入四方之门便不是易事,因为门钥就在雌鸟的脚踝上,青鸟是神鸟,你们俩肯定无法打败它们,若要偷取也很难,因为它们耳目非常灵敏,你们还未找到它们的位置,它们恐怕就已经察觉到你们的存在。”
鹿吴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鸿鹄鸟便继续往下说:“进四方之门后,就来到了昆仑第一层——樊桐山。此山又名板松,广阔而无际,包含大大小小千余座高山,其中有一座名为鳌背山。上古时期,水神共工撞倒天柱之后,女娲曾炼五色石补天,又断鳌足以立四极,那失了四足的巨鳌,对天神和人间俱是十分怨恨,便化成了一座巨山,留在了昆仑,凡人若想登天,必得经过鳌背山。”
鹿吴问道:“神鳌还活着么?”
鸿鹄鸟摇头:“山已经没有意识,但鳌的神力俱在守山玄武身上,到达鳌背山山顶之后,须越过玄武守卫,才能进入昆仑第二层,阆风巅。”
秦於菟听得脸色发白。
鸿鹄鸟挪了挪脚,继续道:“阆风巅最出名的地方,便是不周山,我不必说,你们自是知道这个传说的。不周山天柱断后,共工被罚困在此地,与一水麒麟作伴,后来共工与众神前往神界,水麒麟便留在了阆风,看守通往昆仑第三层——层城的入口。”
“传说层城有九重,其上有凤凰岭。”说到此处,鹿吴顿了片刻,才道,“层城之上便是仙界,看守最后一道门的神兽,莫非是凤凰?”
鸿鹄鸟点头:“正是如此。”
屋中陷入一片死寂之中,过了好一会儿,鸿鹄鸟才干巴巴地做了结语:“飞升后去往仙界的地方叫做大罗岭,但从昆山入仙界,所面对的是何情景,我便无从知晓了。”
“炎火,青鸟,玄武,水麒麟,凤凰……”卓琰睁开眼,咬牙笑道,“这样大的机缘,想必等我成功进入仙界时,距离大罗金仙的修为便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