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挂在东梢,银光从树叶间隙落下,卓琰借光看向刘明,很快便发现了不对劲:“你的护身符呢?”
鹿吴闻言,睁眼看去,发现自己种在刘明眉间的符咒果然消失了,但与卓琰不同,他看到有另一道追踪符在刘明眉间若隐若现。
“啊?护身符不见了么?”刘明摸着额头,一脸茫然,显然对此一无所知。
鹿吴起身,一抬手便将追踪符扯下,那道符咒化作淡色篆文出现在手心,轻轻一捻便散了,不过一旁的卓琰还是认了出来,忙问道:“你下山后遇见了什么人么?”
“哦!遇见了一位仙君,他让我将这个带给你。”刘明从怀里取出一只木雕鲤鱼,又道:“还有一句话:第二次。”
“第二次?这是何意?”卓琰目光追随着木雕,确认它只是平平无奇的凡物,又看向刘明,“还有其他话么?”
刘明摇头。
“辛苦你了。”鹿吴握紧木雕,见刘明带着一脸遗憾地摸额头,温声笑道,“上次种护身符是为了护你上山,如今已经用不到,抹去便抹去罢。”
刘明有些失落,想想又问道:“方才那个……”
“是一道很简单的追踪符,游道长也会的,若是想学,可以去问你师父。”
刘明更加失落,只是鹿吴拿到东西之后,转身便往客房去,他只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客院。
鹿吴这厢神思恍惚,进屋之后,随手要去关门,等遇到了阻力,才发现身后亦步亦趋跟着一个人,他回身看去,见卓琰伸手撑着门扇,紧锁着眉头看自己,知道卓琰担心他,便道:“此事……”
“与我无关。”卓琰点头,“我知道。”
鹿吴一怔,松了手,任由卓琰跟着自己进了屋。月色透不过窗扇,房内一片漆黑,两人一前一后默立许久,卓琰耐心等着,过了好一会儿,鹿吴终于开口:“聂村是第一次,这是第二次——我救过他两次,所以他也给了我两次机会离开,下次再见,必然是要动手了,所以我不能留在咸阳,得寻一个无人的去处才好。”
“猊鱼修为比你高么?”
鹿吴摇头:“最起码一千多年前,他远不及我。”
“但到底过了这么长时间,他可以一直修炼,仙界的灵气也一定比凡间充沛,而你……”卓琰不禁感到忧心,上前一步道,“我们真的帮不上么?”
“那天你也见识过了金仙的道行,若我当真与他斗起来,便是虹映过来,也只会被误伤。”
误伤,甚至都无法进入战局。
卓琰心知鹿吴此话不假,思索片刻后,道:“不如回蓬莱,冥海非凡人所能到达,猊鱼追来了,也伤不到什么外人,而且山中还有很多截教前辈留下的法宝,都可以用上。”
“不必,我能应对得了。”鹿吴淡淡道,“解决猊鱼的事后,我要继续去寻找云霄师叔,所以请恕我不能再回碧游宫。”
卓琰见鹿吴态度坚决,不再相劝,不过他还记着轩辕剑,于是问道:“寻到之后,能给我们传个消息么?”
鹿吴点头:“当然可以。”
“多谢。”卓琰告辞离开,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见陆离正在打坐,就没有打扰,而是坐到旁边开始冥想修炼。
如此一夜既过,第二天清晨,师兄弟双双在鸡鸣声中睁眼,陆离修为略低一筹,看不出卓琰修为变化,但见他面色已经恢复如初,不由问道:“你的伤都好了?”
卓琰点头,草草将昨日之事说了,临了,担心陆离不答应,劝道:“曾师祖有自己的打算,他已经做了决定,也答应将来会给我们传信,不如就随他去罢。”
“师父交代说,外间危险,让你们速速归去,曾师祖有金仙修为,我倒不担心他,想来师父本意也在于你,希望你早些回去修炼。”
卓琰不禁苦笑,其实事实恰恰与陆离所说相反,虹映真人真正担心的人是鹿吴,只是卓琰此番到底没有听从师父的话,选择放鹿吴离开了。
外间日头升起,青羊观观主刘淳松照常带着三个徒弟来见礼,先前卓琰在昏迷之中,并不知晓此事,今日才算是第一回见到刘淳松,比起身份含糊不清的鹿吴,显然碧游宫大弟子卓琰更加受刘淳松青睐。
卓琰看着面前笑出一脸褶皱的刘淳松,又看向面色冷淡平静的游未见,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师徒俩性格当真是天差地别,也不知是如何互相看对了眼。
那厢,刘淳松先做了番介绍,自称今年三百二十一岁,七十多年前得入筑基境界,尔后修为再无进益,如今寿元将尽,本已做好重入轮回的打算,不想今次竟有幸得见碧游宫内门弟子,一时深有感慨——
“从前我只道修为到顶了,不过如我这般,比旁人多活百年,在方圆百里赢一个‘活神仙’的虚名。这次见到几位,你们虽年岁长于我,却个个青春少艾,远非我等耄耋老者能够比拟,如今方知何谓人外人、天外天。”
练气和筑基属得道,凡人若得法门,基本都能达到,而从得道到人仙,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走这条路的关键,步入人仙后,练就金丹、铸造炉鼎,才能一步一步往地仙,甚至于大罗金仙修炼。
修行之路太过看中根骨,一个人到底能够走多远,其实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有了定论。刘淳松与大多数外门弟子一样,从根骨来看,只能说勉强高于常人,若悟性够高,或许能够步入人仙范畴,以前碧游宫招收内门弟子时,也会拨一定的名额给予顺利结丹的外门弟子,但刘淳松并未达到入内门的标准,而且近百年来,碧游宫已不再收新弟子,所以不管如何看,刘淳松的路确实都已经走到了终点。
卓琰无力帮助刘淳松,碧游宫早已自身难保,这些年亦在苦寻出路,就连对根骨上佳的游未见,卓琰也无法做下承诺,听完这番话后,只能道:“世间修行之人不知凡几,得证大道者不过寥寥,多数人只是止步之处不同,说到底还是殊途同归。”
刘淳松恭声道:“师叔说的是。”
卓琰心中暗叹,眼角余光注意到鹿吴在往这边来,便道:“叨扰多日,今日我们就要离开了,还要借传送阵一用。”
刘淳松一惊,忙问道:“师叔们要去哪里?”
“回碧游宫。”
刘淳松怔忪一瞬,忽然道:“我入门多年,一直未能拜访孝敬掌门,不知……”
卓琰猜测他想去蓬莱,心想带去游览一番也无妨,便准备答应着,不料刘淳松踌躇片刻之后,接道:“不知能不能劳师叔们给掌门带些山中特产?”
游未见闻言,眼皮轻抬,默然看向自己的师父。
卓琰愣了愣,转而笑道:“不必破费。”
“无妨无妨,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玩意儿,并不破费。”刘淳松回头道:“未见,你先带师叔们去法阵,我稍后便来。”
鹿吴到了跟前,刘淳松与他草草招呼了一声,便步履如飞地走了。
游未见看了看三人,问道:“现在便出发么?”
“是,劳烦带路。”卓琰说罢,一低头,见聂云灵泪眼汪汪地看着鹿吴,心里感到一阵古怪,不过还是安慰道,“鹿仙君不与我们一道,还能暂留片刻。”
刘明和聂云灵眼睛登时一亮,为这暂时押后的告别而欣喜不已。游未见见状,嘴角难免一抽,道:“随我来罢。”
几人很快便来到后殿的传送阵前,卓琰思及外门弟子寿命不长,恐怕难以等到碧游宫毁去神旨,他爱惜游未见的根基,便在等待刘淳松的间隙问了几句修行情况,交流一番后,卓琰心中更是纳罕——游未见道心十分坚定,如今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然接近筑基巅峰,想来步入人仙境界指日可待,他如何安于留在这小小的道观之中?
卓琰便问道:“你可想过拜入其他山门?”
游未见疑惑地看过来。
卓琰解释道:“远一些的,比如近些年名声大噪的曹夕山、九嶷山,近一些,则又有昆吾山、华山,依你的资质,入此类仙山门中并非难事。”
游未见摇头:“我不喜名山大川,只想清净度日。”
“那你想去碧游宫么?”
“蓬莱亦是名山。”
卓琰被噎住,奇道:“你修行难道不想更进一步?”
游未见定定地看着卓琰,冷峻的面色缓了缓,张口正要说话时,刘淳松拎着一个布袋小跑着过来了。
众人的目光自然被吸引过去,只见刘淳松一边走,一边从布袋里掏出一把天蓬尺、一把朝简、一串流珠。他一到跟前,卓琰便闻到扑鼻而来的赤金檀香气,待细细看去,发觉这三样法器做工十分细致精良,上面还有暗符流动,尤其是那串流珠上的暗符,卓琰竟认不出是何用处。
刘淳松笑道:“我这几年也没怎么精进修为,净研究古籍琢磨着做这些了,还望师叔们莫要嫌弃。”
此话一出,陆离都难掩惊讶:“你是说,这些法器均由你一人所制?”
刘淳松忙道:“还有我这徒儿,他颇有天分。”
游未见摇了摇头:“我只是打下手而已。”
刘淳松脸色一僵,见卓琰等人也没有接手的意思,黯然道:“师叔莫非嫌弃?”
卓琰摇头:“非也,我看这些法器颇具威力,不如你们留下用罢。”
刘淳松将三样法器堆到卓琰面前,笑道:“我还有许多,这些小心意还望师叔笑纳。”
卓琰见拗不过,只得伸手接了过来,转头问鹿吴:“你打算往哪里去?”
刘淳松这时才知鹿吴不与卓琰一道走,忙问道:“鹿师叔不回蓬莱么?”
鹿吴“嗯”了一声,问道:“我要继续往西去,不知最近一处法阵在哪里?”
游未见道:“临潼骊山脚下,不过那里的道观已经废弃许久,恐怕不能用了。”
鹿吴温声道:“我先去看看。”
刘淳松不知想到什么,插话道:“鹿师叔既一人游历,不妨带上这串流珠。”
卓琰闻言,深以为然,虽说鹿吴是金仙之身,但如今一身法力不能轻易施展,若有法器傍身自然最好,他便将三样法器都放到了芥子袋里,连带着自己收藏的珍宝丹药一起递给鹿吴,道:“回蓬莱之后也用不上这些,你都带上罢。”
鹿吴顿了顿,伸手接下,尔后解下腰上一串杂玉佩,道:“此物伴我良久,已与我心意相通,若是他日需我相助,砸碎这玉佩,我便知晓了。”
卓琰伸手接过玉佩,眼见离别在即,心里忽然涌起一阵不安,到传送阵跟前,他与青羊观师徒几人一一告别之后,忍不住又看向鹿吴,只是不等他说什么,传送阵开启,青光瞬间将他吞没,再睁眼时,他和陆离已经来到了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