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是先秦国都,如今虽不能与东西两京相提并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偌大一个咸阳城里,人口至少十万以上,卓琰提出办法的时候觉得容易,当真实施起来,才发觉有多难。
一个上午过去,三人一无所获地重新聚在一处树荫下,卓琰一边给自己扇风,一边道:“这样挨家挨户问不是办法,得换条路。”
秦於菟灌了一大口水,提议道:“不如去医馆问问罢。”
“生子不见得会找医工,多数人家都是寻稳婆接生,还有些甚至稳婆也不找,自家就生了——其实我上午去问过几家稳婆,她们说有重男轻女的人家,生了女娃娃会隐瞒不说,偷偷地就给送走。”卓琰说罢,见鹿吴脸色微变,忙补救道,“自然,这样的人家少,而且如果只是送走,我们肯定能找到。”
秦於菟摸着下巴,问道:“说起来,人既然已经不在咸阳城,我们找到她出生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呢?”
卓琰解释道:“昨日不是说了,云霄仙子定然是被法力高深的人带走了,即便不是金仙,也一定是地仙巅峰,那么此人所在道场十有**属于修仙大派。这样的门派与碧游宫一样,都有护山大阵遮挡,云霄仙子被带入其中,气息被隐匿也就能够理解了。但如此一来,几十年内,我们都很难寻到她的踪迹,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向她的父母打听对方样貌穿着,或许还能找到一些线索。”
“你说得对。”鹿吴忽然道,“既是带入仙山,那人所用的借口定然是云霄师叔根骨奇佳,云霄师叔转世所在的那户人家一定会引以为傲。”
卓琰立刻领会到鹿吴的意思,笑道:“这样好的事,他们家定然会大肆宣扬,这就好打听了!即便今日消息还未传开,明日定然能找得到!”
转变了方向之后,事情进展得比预想中还要顺利,到傍晚时分,卓琰和鹿吴分别在城东南、西南两边收到了秦於菟传来的消息,两人照着指示飞速前往,一路出了城,来到一处村庄的界碑前。
“聂村。”卓琰念出界碑上的字,问道,“秦师叔,你知道是哪家么?”
“且看谁家门前挂着红绸子便知道了,据说聂家女被引入仙门,此事在武功县闹了不小的动静,所以很好打听。”说着,秦於菟率先走进村里。
卓琰慢了一步,略做思索后,换回了碧游宫的道袍,又捡起一根树枝,幻化成拂尘,做足准备后,才跟了上去。鹿吴一直看着卓琰,见他一番动作之后,自己明白了几分,也换上与卓琰一般的装束。
两人如同双生子一般行在村路上,不一会儿便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出门来看,众人窃窃私语声传来,倒给了卓琰不少信息——聂守仁家前两日添女,还未来得及取名,昨日便来了一位老道姑,她先是帮村里除了水怪,显过神通之后,又称聂家女颇有造化,想要收为门下弟子,聂守仁本来对小女的出生十分不喜,听到这话,也没怎么挣扎,就将小女抱给了老道姑,这道姑临行前拿出一大笔银子,对于聂守仁来说,自然又是意外之喜。
村人对此是又羡慕又嫉妒,只恨老道姑走得太快,来不及看自家孩子,今日乍见卓琰等人,见前面领路之人器宇轩昂,后面跟着的两位又生得十分俊美,且衣着仙气飘飘,似乎比老道姑还有道行,当即纷纷叫出自家正在玩泥巴的顽童们缀在后边,三个人逐渐变成了一行人,最终声势浩大地停在了系着红绸的聂守仁家大门外。
“怎么又是他家?”
“聂老头如何能与我比?当年学种地的时候,他学得慢得很!”
“这仙门收弟子到底是怎么个收法?”
……
聂守仁在嘈杂的讨论声中打开了门,甫一看见门外站着的三个人,不禁一愣,试探地问道:“你们是?”
卓琰笑着说道:“我们是姑射仙山的弟子,推算你家中小女颇有仙根,特来拜访。”
前几日的老道姑不曾报名号,看着也不如眼前几位仙风道骨,聂守仁登时大感后悔,再加上门外那许多觊觎的乡亲在,他便不肯直接说女儿已经离开的事,只道:“仙君请进。”
卓琰的目的正在于进屋细问,于是跟着聂政进门去,鹿吴心觉惊奇,抬步跟进去,不由多看了卓琰几眼。
小院中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子,她穿着粗布衣裳,双手交握,怯生生地看着来人。聂守仁见到她,低声道:“去,将你阿娘叫来,就说仙君来了。”
女子垂头便要走,不料转身时左脚绊右脚,直接往地上扑去。
卓琰和鹿吴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道气诀,稳稳托住了女子,见她站好后,卓琰补了一句:“慢些走。”
聂守仁看着有些不高兴,不过碍于外人在,到底没说什么,只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般,驱赶着女子去叫人。再转向卓琰等人时,聂守仁立刻换了副面孔,又是引座,又是倒水,直等到一个妇人牵着一个三四岁的稚童进来时,他才肯说实话:“不知仙君要来,云霄在前几日便已被一位道姑带走了。”
“云霄?”卓琰不由问道,“不是说名字还未取么?”
“这不是要走了么?找村里的先生赶紧想了一个,他给我家大女郎取名云灵,便给小女取名云霄,依先生之言,这个名字正合云霄要往那灵霄仙境的去处。”
“倒是雅致。”卓琰心知这很可能是巧合,但也实在太巧了,因此暗暗将这位教书先生记在心中,继续问道:“可知那道姑名讳?属于何门何派?”
聂守仁摇头:“道姑并未告知,只说时机成熟时,自会遣小女回来。”
卓琰心中不由暗骂一句“糊涂虫”,怎么如此轻易就将自己的孩子交了出去?他往旁边看了一眼,见妇人和女子一样垂头站着,后知后觉地想起她刚生完孩子,忙道:“尊夫人保重身体要紧,还是快去歇着罢。”
“不要紧,我们庄稼户身子抗造。”聂守仁说着,将小童牵了过来,道,“如今云霄已经有了师父,仙君不如看看我家这小子如何?”
卓琰垂头看了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还记得那道姑是何模样么?”
“这……”聂守仁想了想,道,“看着年纪很大,头发全白了,脸上也都是皱纹,就是个老太太的模样,要不是她捉妖时用了仙法,我可不信她是什么仙姑。”
卓琰不理会聂守仁的刻意贬低,又问道:“衣着可有什么特点?”
“倒不曾细看,只记得她一身黑袍,襟上有银线绣的荷花。”
卓琰的印象中没有此人,他看向鹿吴,鹿吴也摇了摇头。卓琰心中暗叹,继续问了几句后,见聂守仁这里实在没什么可用的消息,便拿出一瓶养生丹,向聂守仁道:“今日多有叨扰,这瓶丹药赠予你们,里内共有十颗,服一颗则百病尽祛,所以也要谨记不可贪多。”
聂守仁心内惊喜,连声道谢,见卓琰起身,忙追问道:“仙君可还收弟子?”
稚童咬着手指看他。
卓琰见稚童生得可人,却不是长命的面相,便递出一张符纸给聂守仁,道:“此符能辟邪,便赠与令郎罢。”
聂守仁明白儿子拜师无望,脸色一僵,想了想,又将聂云灵拉了过来,问道:“那她呢?”
卓琰抱歉一笑,摇了摇头,抬手便要告辞。
鹿吴却停了脚步,道:“云灵若有心求仙,我可以为她寻一个去处。”
卓琰和秦於菟都有些惊讶,他们俩都看出聂云灵并没有修行的资质,怎么鹿吴却如此说?
鹿吴看向墙角瑟缩的女子忽然抬起头,瞪着黑亮的眼睛看着自己,便露出温和的笑意,道:“只是修行之路很是辛苦,不见得人人能得道升天,不知你能不能坚持。”
“我可以!”聂云灵终于开口,她怕仙君觉得自己不够坚定,挺直了胸膛,大声重复道,“我一定不会令仙君失望!”
妇人抬头,颤声道:“多谢仙君好意,只是……敢问那仙山之中,是否还有女弟子?”
“我派在咸阳也有外门弟子所建道观,等云灵修炼到一定的程度,我再带她入山,因此若是思念,可前去探望。”
妇人不舍地看着聂云灵,还想问什么,聂守仁打断道:“好了,方才灵儿在院中差点绊到,我可是亲眼看见仙君施法帮她,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只是这两天女郎接连……”
“阿娘,仙君都说了,我就在咸阳,等到了道观,我会捎信回来。”聂云灵道,“你在家要保重身体,我得了空就回来看你。”
妇人勉强笑着点了点头。
卓琰想起那道姑带走聂云霄时,曾经给了银钱,便从芥子囊里取出一棵灵芝和一根老参,道:“这些拿去药铺应当能换些钱,算是云灵不能奉养双亲的补偿。”
聂守仁这辈子没见到如此大的灵芝人参,当即感恩戴德地接了过来,塞给家妻收好,自己则送卓琰等人到了门口。
村人等了一会儿,眼看着天已经黑透,这会儿都散了,聂村里恢复了寻常的模样,几人走到村口时,聂云灵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就在卓琰打算停下脚步等她时,她已重新启程,头也不回地跟上了鹿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