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虾堆

地里的白萝卜熟了,陶向晚就拔了几根,拿回去炸虾堆吃。

和老婆饼里边没有老婆一样,虾堆里没有虾,是用漏勺舀了面浆,里边放上作料炸制而成的。

里边的作料放什么都可以,喜欢放白萝卜的就放,喜欢韭菜的就放,没有什么规矩。

为了增香,里边的作料经常会放胡椒粉,在这个时候,白萝卜最为好吃。

流景不知道什么是虾堆,就是感觉念起来有些拗口,念快了就有些不会念,反而被绕进去了。

他本想去帮忙,可是这个虾堆听都没听说过,就算帮忙了也是帮倒忙,流景就乖乖帮忙削萝卜,削完就乖乖去添柴,打下手。

“虾堆是我们那儿特有的,就我们那儿做得最好吃。”陶向晚往漏勺里边添作料,看着流景连添柴就那么认真,忍不住道,“虾堆里的作料放上白胡椒粉,会很香。”

“你们那儿?”流景抬起眸子,眨了眨眼睛疑惑道,“陶大哥不是本来就在芍药村吗?”

芍药村大,从东边到西边要走好大一段路,村人间互相不知道是常有的事情。

陶向晚是村里唯一一个书生,出名度高,因而流景虽然从来没见过陶向晚,但还是听村人说过的。

陶向晚这才意识自己说错了话,差点把穿书这件事情说了出去。

但话已经说出口,总不可能塞回来,陶向晚只好有些不太流畅地撒了个小慌:“是去桂花镇上念书的时候,那边的饮食和芍药村不太一样。”

流景不懂这些,只觉得陶大哥说的都是对的,便点点头,又止不住好奇心问道:“桂花镇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吃食吗?”

“有的,和虾堆差不多的,还有油角和铁勺饼,但这两个放久了会好吃些。”

“桂花镇上还有串串,那儿听闻开了个墨竹卤味,滋味也很不错。”

对于这些,许多都是流景第一次听说的,因而吃不住地长大了嘴巴,却又不小心呛进了灰,止不住咳嗽起来。

陶向晚一着急,左手拿着漏勺,右手拿着筷子,探头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被灰呛了一些......咦?好像有糊味。”

闻言,陶向晚连忙回头去看手里的虾堆,果不其然,糊掉了一个。虾堆注重火候,稍有一个不注意就是糊掉,变成黑漆漆的一坨。

好在,已经炸好了不少。

*

虾堆炸好后,陶向晚用碟子盛了一些放在一边,等着待会儿拿给袁家尝尝。袁圆那小子挺喜欢吃这种酥脆的东西,嚼起来爽快。

虾堆油,吃多了会腻,流景就做了个番茄鸡蛋汤,一人一小碗,酸甜可口。

刚坐下一会儿,货郎就在门口喊着:“景哥儿,我来收足衣了!”

“欸!来了!”流景往门口应了声。

陶向晚去开门,流景便赶忙去屋子拿最近修好的足衣和鞋子,货郎还得收村里人的其他货物,不好耽误他太久的时间。

流景的绣功好,足衣的针脚缝得好,没有一点线头,货郎看了后连连赞道:“景哥儿的绣活真是不错,拿去镇上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闻言,流景红了耳根子,货郎这样说了,说明货郎会出高一些的价钱收他绣的足衣,那样就能帮着陶大哥了。这样想着,眼睛直瞟陶向晚,也看到陶向晚也正温柔地望过来,是鼓励的眼神。

流景连忙躲开眼神,心里一乐。

把货钱给了流景,货郎略一耸鼻子,瞧见了桌上的虾堆,狠狠吸了一口香气,“呀,是虾堆,在这儿很少见到呢,真香!”

陶向晚用纸包包了些过去,“您尝尝,新鲜炸的。”

货郎也不客气,笑吟吟收下了。

袁家就在山脚下,不远。

饭后有些撑着了,两个人就一起去,全当消食了。一路上都没什么话,都是不太爱表达自己心思的人,但即便是这样,走在一起也毫不尴尬。

碗里的虾堆隐隐散发出香味,和林中的树叶香混在一起,深深吸一口,倒有种奇特的香味。

“流景......”陶向晚偏过头,看向对方。

正要说些什么,却被不远处一个尖利的声音给打断了。

“干什么推我儿子!你一大人让让我儿子怎么了?!”

三四个人挤在前边的道路上,不知道在做些什么,围成一圈,嚷嚷着。人群中间站着两个妇女,不知道正吵着什么。

两人前边一个站着个十岁大的孩子,一个前边站着个五岁大的孩子。两孩子也跟大人一样,凶巴巴地互相指着。

陶向晚不爱凑合这些,正打算绕道走,余光却看到流景脸色一沉,脚步也定住了没动。

“......”流景沉默着,看着其中一个妇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渐渐苍白。

看到流景这幅模样,再顺着流景的眼神望过去,陶向晚也大概能猜到那是谁了。

是将流景赶出家门的苗凤花,也是他的亲生阿娘。

那边正吵着,站在苗凤花面前的五岁孩子却趁着别人不注意突然挤了出来,往四周不知道在寻着什么,又往空气里边嗅了嗅,看到流景手里的虾堆眼睛一亮就屁颠屁颠跑过来。

流景不明所以地看着,正纳闷间,却听到这孩子趾高气扬道:“我不要那个了,我就要这个!”

一瞬间,所有人都将眼神扫了过来。

各地虾堆做法不同哦~里边也有放虾的

顺便推个文文:

《婚后清冷小夫郎对赘婿真香了》

高材生莫文俞一觉醒来穿成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傻子,而且还是个被家人排挤、顶替哥哥入赘祝家的真·傻子。

看着严肃寂寥的祝家大宅子,以及不苟言笑的清冷小夫郎,莫文俞瑟瑟发抖:我只是个傻子qwq

为了不被丢回莫家,莫文俞决定先哄笑小夫郎再说。

于是做风筝、种小花、做美食......能做的做了个遍,虽然小夫郎的态度很温和,可小夫郎还是不愿意多笑。

向来能说会道的莫文俞:在线等怎么哄人笑,急!

恰逢祝家陷入困境铺子被抵押,于是莫文俞顺着小夫郎的心意摆卤味小摊、办酒楼、立书坊,帮祝家脱离困境,顺带着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知道,对于小夫郎来说,做生意是藏在心中不可求也不可得的秘密。

终于在某天夜里,当莫文俞握住小夫郎的手,将下巴抵在他的发上,一笔一划帮他修改话本时,他诧异地发现,

清冷小夫郎的耳根子竟然......红了?

*

桂花镇的人都知道,祝舒是个不讨喜的哥儿。

不会说甜话哄爹娘高兴,也不会撒娇让爹娘喜欢,甚至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会主动说出口,这可让祝氏夫妇愁苦了脑袋。

镇上的人纷纷劝祝氏夫妇招个赘婿回来,不然等祝哥儿老了都嫁不出去。

于是他们选中了莫家又聪明又会逗人开心的大儿子,谁知成亲那天被替换成了个目不识丁的阴沉小傻子。

镇上的人纷纷摇头,不讨喜配傻子,能过日子才怪。

谁知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向来不苟言笑的舒哥儿红着脸帮正在摆小摊的莫文俞擦汗,而小摊面前熙熙攘攘,生意红火。

众人:?说好的不讨喜呢?说好的傻子呢!

再到来年秋天,在祝家开的火锅食肆里,他们看到舒哥儿挽住莫文俞的手,倚在他身上软糯地唤他“夫君”时,眼都直了。

这是真香了啊!

家长里短小甜饼。

表面撒娇无害大忠犬实则偏执护妻攻X清冷内敛受

阅读指南:1.受的清冷并非真清冷,会对攻很好

2.二人感情属于双向奔赴,不存在一方讨好另一方

3.谢绝任何写作指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虾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陶锦鲤喂饱小夫郎了吗?
连载中糖花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