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国旧事

自那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往古玩店跑,一来二去,便跟古玩店的老板秦寒混熟了不少。

在我看来,他的知识似乎相当渊博。

大概是开古玩店的原因,他对于古代的历史更是了如指掌,对于我每次的提问都能详细而精准地回答。

然而比于正史,他好似更爱跟我讲一些像是传奇一般的故事。

而他最爱讲的,便是发生在四国时代、领土最辽阔的羲国的故事,往往生动得好似亲历一般。

大约七、八百年前,华夏文明发展到暦(li)朝这里时出现了剧烈的变动:暦天子暴毙,匆忙继位的年轻皇帝无法震慑权力**日益膨胀的四位封地重臣,不久后这四位重臣联手逼宫,杀掉了小皇帝,却又各自不服对方,于是各自据守封地称王。

汉人天下立时间分为:羲国、榆国、昊国、颛(zhuan)国,四个国家。

四国常年混战,尤其羲、颛两国,因疆域紧邻且两国土地均是丰饶,于是互相觊觎。

羲国天圣年间多良将,武德充沛,大有吞并颛国之势。

然而羲国朝廷沉浸在国力强盛、多年胜战的虚荣之中,无论是国君还是朝廷官员,普遍心态膨胀放松,朝政日趋**黑暗。

羲国天圣四十一年。

大羲国朝廷各党派携私带怨,为了铲除异己大肆在朝内掀起以“捉拿叛党”为名的血腥杀戮,牵连甚广,连坐入罪者甚众!

羲国百姓日不敢交谈,夜不敢呓语,闹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羲国在位的天圣皇帝晚年不理朝政、醉心研究不死仙丹,朝政大权被大宦官魏庆丰及大兴党领袖史大兴把持。

史大兴统领皇城禁军,管理皇城戍卫。

魏庆丰则把持着负责捉拿全国重大要犯的铁戍司。

铁戍司拥有不经由刑部会审便能直接捉拿要犯进行审讯甚至处死的权力。

魏庆丰利用这一特权,大肆在国内抓捕所谓的“叛国要犯”,以达到打击和削弱政治对手的目的,多有无辜之人卷入魏庆丰及大兴党的党派之争,被误抓误杀者不计其数。

当时羲国朝廷中一位名唤殷启明的将军因为看不惯铁戍司在民间大肆掀起杀戮之风,几次上书力谏未果,愤而卸甲归田。

然而魏庆丰哪肯放过这位屡次在皇帝面前参他一本的政敌,便以“勾结外敌,妄图覆国”的罪名将其满门抄斩。

所有跟殷家有关系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迫害。

这其中,受牵连迫害最严重的便是殷启明的两位好友。

一位是殷启明曾经的同僚,原兵部侍郎厉之信。

另一位是京城顺义府大名鼎鼎的泰安镖局的总瓢把子——沈泰安。

殷、沈同为习武之人,厉之信文武双全,时常在一起切磋武艺,三人又志气相投,因此关系极为密切。

甚至殷启明辞官归田,厉之信亦毫不犹豫辞官想随之而去。

而沈泰安与殷启明相识多年,早年前殷启明对其有过救命之恩,后沈泰安又娶殷启明的妹妹为妻,两人成为姻亲,关系更为紧密。

说此三人的感情比之桃园三义刘关张亦不为过。

但是,深谙“斩草除根”之道的魏庆丰自是不会放过这个将三家连根拔起的机会。

“可怜殷启明中年才得了一个女儿,刚满九岁,个性纯真,天赋异禀,本该过着安宁平静的生活,却……”

“别说了!”

我厉声喝止他,“唰”一声站起来,这才发现自己的拳头不知何时已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别说了……别说了……”

我喃喃着,手不由自主地便握上了那枚血心。

不知何时开始,这已经成为了我慌乱时候的本能动作。

慌乱?

我猛然一惊,我在慌乱么?

这只是发生在遥远时空中一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故事,为何我会因此而感到如此地恐慌和心痛?

“你没事吧?”秦寒也站起来,漆黑的眸子里盛满了担忧。

我微一摇头,道:“这个故事太沉重了,我不想听……我想出去走走,你陪我吧。”

“荣幸之至。”他微一牵唇,嘴角捎上一抹浅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四国时代之青梅竹马非富即贵,只有自己贫寒
连载中迪尔小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