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玉簪

恪妃要真行动起来还是很风风火火的。

这日宫里传出来懿旨,说是恪妃宴请赏菊。除了几位亲近的嫔妃和公主们,还请了母亲李家大夫人曹氏、庆安侯夫人和左都御史夫人、翰林院学士太太王氏入宫。

这宴请名单一出,大伙儿都知道恪妃这是帮女儿淑慧公主掌眼未来夫家呢。

宴请那日天气正好,还有些阵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庆安侯夫人出门的时候就紧张得不行,下意识摸了摸袖笼。

当今宠爱承乾宫恪妃不是秘事,传闻恪妃在潜邸时就娇纵跋扈。淑慧公主是恪妃膝下唯一的女儿,打小就被永平帝和恪妃疼着爱着,会不会也像其母一般?要是恪妃是不满这桩婚事不敢在明面上表现,庆安侯夫人此行少不了磨难。

庆安侯夫人没和恪妃说过几句话,只遥遥见过两面,有这样的担心实属正常。即便是前些时候中秋宫宴的拜见,也因为敦郡王突然造访的缘故二人并未深谈。

在宫门外就要下马车,庆安侯夫人碰见翰林院学士太太王氏,两人干脆一并同行。

说起来这位王大太太就是敦郡王妃梁氏的母亲。梁家本是西京那边的显贵,当今登基之后,原本宣亲王府的三少奶奶就成了皇子妃,出了敦郡王妃的这一家就跟着到京城来扎根,也是给敦郡王妃一点娘家在侧的底气。

看着庆安侯夫人紧张的面色,王大太太笑道:“夫人不必紧张,娘娘性情温和真诚,绝不是传言那骄纵嚣张跋扈的样子。”

因着女儿是恪妃的亲儿媳,王大太太这些年还是和恪妃打过不少交道的,庆安侯夫人自然是信的:“多谢太太。”

王大太太又提醒道:“不过咱们娘娘是至情至性之人。喜欢的就是喜欢,讨厌的就是合不来。像嘉嫔娘娘,娘娘平日就不大理会。在娘娘面前,真情实意才是最好的交往方式。”

这是真说到点子上了,庆安侯夫人心里有了数。

进了后宫肯定要先去坤宁宫拜见李皇后。

说了一会话之后李皇后便笑道:“本宫也不多留二位了。恪妃宫里的菊花的确培养得好,二位快些去吧。”

等到了承乾宫,左都御史夫人和敦郡王妃已经坐在花厅里畅谈了。

几人互相见了礼,敦郡王妃先是同王大太太相视一笑,然后朝庆安侯夫人歉意笑道:“母妃和曹夫人在里头同淑慧公主说话,不是故意怠慢夫人。”

当然算不上怠慢,承乾宫的宫人都尽心尽力伺候在旁呢。先前从宫道开始就有宫人一路引着,进了宫门茶水点心是第一时间呈上来,还是最合适的口味。如果这也算怠慢外边多少人家不合规矩。

在端着茶盏润唇的时候,庆安侯夫人借着遮挡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承乾宫。

承乾宫历朝历代住过多位皇贵妃、贵妃,一廊一柱自然是贵不可言的。恪妃又深受宠爱,屋内摆设都是外头轻易见不到的稀罕贵重物。宫人们规规矩矩态度恭敬但并不拘谨,可见恪妃平日御下有方。看来传言并不可信。若恪妃真是跋扈之人,底下人绝对不会是这样的表现。先帝时候多少受宠就得意忘形的妃子宫里连底下伺候的都是狗眼看人低的。

“是本宫没留意时间,一下子聊过了头。诸位莫怪。”

恪妃从内殿走出,庆安侯夫人在请安的时候看到恪妃身边还有一位贵妇人和一位身穿马面裙的少女。贵妇人是李家大夫人曹氏,少女应该就是淑慧公主钰琅了。

既然是赏菊宴,恪妃就让大伙儿到外头院子里坐。

果不其然,等所有人落座院子里,恪妃就拉过钰琅对着庆安侯夫人道:“这就是本宫的女儿钰琅。”

庆安侯夫人笑道:“公主出落得这般端庄大方,臣妇是越看越喜欢。”

之前庆安侯夫人已经大方看了钰琅好几眼,当下夸起来丝毫不见虚情假意。

钰琅也认真瞧了瞧自己这位未来的婆母,庆安侯夫人年轻时也是京城有名的美人,有些羞赧地笑道:“夫人谬赞了。”

“定嫔娘娘到、安贵人到、六公主到。”

李清平、钰曦和安贵人由宫人引着进门,院中众人纷纷起身相迎。

承乾宫的菊圃经十二位花匠几日精心的布置的布置,各色各样名贵的菊花错落环绕汉白玉石桌。宫女们依次奉上"金丝皇菊茶"、"墨牡丹露"等时令茶饮,每盏茶旁配着对应品种的鲜菊小笺,上书历代咏菊佳句。

左都御史夫人这才明白今儿怎么她也被宴请了。她家的嫡长女明年也要与皇子喜结连理了,正是安贵人所出的四皇子勇郡王。

安贵人朝左都御史夫人浅淡笑了笑。

见人到齐了,恪妃才笑着说:“今儿就是闲来无事,请诸位来说说话赏赏花,别太拘束。”

再次落座,庆安侯夫人没忍住再三看向受永平帝恩重的定嫔娘娘。

中秋那日她进宫赴宴本想去永和宫拜见,但没想到不巧皇子公主们都在不好打扰,于是庆安侯夫人只能是同其他夫人一道离开。

明靖公主钰瑾在宫外交友广泛,京城里只要排得上名号的家里办宴会都会往明靖公主府上递一份帖子。正巧庆安侯长女曹□□就与钰瑾交情尚可。前两年当今还没登基的时候在曹□□孩子的满月和周岁宴上庆安侯夫人都和当时还是平阳郡主的明靖公主打过交道。一来二去两家人逢年过节也能备上一份礼。

有着这层关系在,庆安侯夫人拜见永和宫也不是太过起眼的事。

李清平入座时,腕间翡翠玉镯恰巧碰在汉白玉石桌边缘,发出清越的声响。这位定嫔娘娘今日特意选了身藕荷色织金马面裙,裙摆暗纹竟是菊花缠枝的样式,与恪妃案前那盆金贵的"凤凰振羽"形成巧妙的呼应。不愧是前朝后宫都出了名亲密的姐妹俩。

许是目光停留得太久,李清平放下茶盏对着庆安侯夫人笑道:“夫人这身苏绣倒是漂亮别致。这是用了江南苏州那边的云缎?”

“娘娘好眼力,这料子还是我家那小子……”庆安侯夫人顿了一下,顶着李清平和恪妃两个人看过来好奇的眼神说了下去:“是我家明睿跟着他父亲一道下江南特意带回来的。”

恪妃笑道:“二郎君有这份心也是难得。”

曹明睿在家里行二,若非他爹是大将军又有爵位,还是唯一的嫡子,不然还不够格尚公主。庆安侯祖籍在江南,每年都会回去祭拜。

恪妃又说:“换我家那个怕是连什么花样都分不清呢。”

敦郡王妃在旁佐证:“事实如此。”

“其实我家那小子哪里又晓得什么纹样的呢?只是他听那东家将这缎子夸上天,又觉着瞧顺眼了,就买了下来。”庆安侯夫人叹道:“不过到底是孩子的一片孝心。”

恪妃就说:“孝心最是难得。且重要的是二郎君有那份心思让夫人高兴,处处念着。多少郎君连这表面功夫都做不到呢。”

“其实明睿上回除了带回好绸缎,还有几块质地不错的玉石料子。其中有一块啊玉色如雪,我家那小子觉得和公主甚是般配。一早就叫大师傅雕成玉簪子。只是不知该如何送到公主手上。今儿知晓臣妇要进宫来,是想要臣妇代以赠送。”

恪妃看着庆安侯夫人从袖笼中拿出一支玉簪。

玉自然是上好的羊脂玉,做工也精细。玉簪被雕成并蒂莲的模样,栩栩如生。

不知为何恪妃的心也安定下来了。

“钰琅,你自个儿说,这支玉簪收还是不收啊?”恪妃选择把问题抛给钰琅自个儿。

钰琅本来安静地坐在一边把玩着自己腰间的禁步,偶尔投喂钰曦一两块糕点。闻言顿了一下,两片绯红飞上面颊,怪嗔一声:“母妃。”

但还是对着庆安侯夫人羞赧笑道:“多谢曹二郎君的好意。”

庆安侯夫人面上一喜,有宫女自觉上前,前者便把玉簪放进玉托盘里,宫女又转向钰琅,把玉簪子呈到公主面前。

钰琅在长辈们的调侃眼神和钰曦好奇中拿起玉簪子,抚摸了好一会妥善收好才小声道:“可惜今日我的衣裳首饰都不合称,不然我定会第一时间戴上。劳烦夫人转告二郎君,我很喜欢。”

“好、好。”庆安侯夫人笑得欣慰安定。

之后赏菊行酒令,气氛和谐自然,期间还用了一顿以菊入菜的膳食。

临别前,宫女捧出缠枝莲纹锦盒,内装恪妃亲选的菊花苗。恪妃拉着庆安侯夫人的手道:"听闻侯府花房颇有盛名,这几株绿牡丹还望不弃。日后若是得空,也可进宫与本宫说说话。”

几位夫人太太告辞,敦郡王妃说:“那儿媳也先出宫回府了。”

恪妃嘱咐道:“跟和显说别总是到处跑。他妹妹公主府那里帮忙盯着点。有空啊,也可以请曹二郎君到府上坐坐。”

敦郡王妃笑着应下了。

安贵人也要告辞回宫了:“今日多谢娘娘。左都御史夫人是个和善人,想来家里的女儿也是个伶俐人儿。”

恪妃摆摆手道:“不妨事。”安贵人迟早要封嫔,这时候打好关系也的确不错。

等人都走了,李清平握着恪妃的手笑道:“这下子你可心里有数了?”

“虽不知道那玉料可真是那曹二郎君选的,但是能选着雕成钰琅最爱的并蒂莲纹样,也算是有心了。”恪妃想起那支玉簪的样子,不由得笑了:“对于皇家和高门之间的联姻,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至亲至疏夫妻。不敢奢望太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娘娘长命百岁
连载中番茄鱼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