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永平帝和李皇后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到乾清宫后家宴才正式开始。
家宴没必要分席而坐,而是开了三桌。太皇太后、皇太后、永平帝、李皇后和太子和太子妃一桌,妃嫔们一桌,皇子公主们又是一桌。
也就如今后宫人少,除了一直都待在景阳宫闭门不出的杨妃和两个实在位分过低的美人,后宫里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来参加家宴。日后要是人多起来,后边低位份的可就没这个待遇了。
因为不久后还有一场宫宴,家宴上每道菜的分量都不会很多。比起填饱肚子,家宴更像是仪式性的应酬。
永平帝那一桌讲究的是孝顺,把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哄得开开心心;妃嫔们和皇子公主这两桌虽然私底下暗流涌动,但表面上还是其乐融融的。
气氛本来都好好的,一声忍不住的干呕让所有人顿了半晌。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仪妃身上。
“仪妃,这是怎么回事?”永平帝有些不悦地开口问道。
仪妃用帕子掩着唇,面色苍白,看上去难受极了:“皇上恕罪。臣妾也不知怎么回事,喝了一口老鸭汤就觉得恶心难受。”
有宫女拿着温水和痰盂让仪妃漱口,但是仪妃看上去还没缓过劲。
李皇后对永平帝说:“皇上,仪妃妹妹看起来的确是难受得紧。而且臣妾看仪妃妹妹这个反应……或许是喜事啊。不如……叫太医来瞧瞧吧?”
其实每逢节日是忌讳叫太医的,怕冲淡节日的喜气。但是永平帝瞧着仪妃的模样还是点点头:“那就按皇后说的做。去请太医吧。”
仪妃自己也是眸光暗闪,手心不由自主抚上小腹。
在场不少人都是怀过胎的,当下眼神交流间都能看出火花来了。
恪妃向着李清平使眼色:不是?她又怀了?
李清平回了个无奈的眼神:虽说三十几岁了,但我俩不也是一年前才生了孩子,仪妃还能再开怀不是什么稀奇事。
恪妃又眨眨眼:姐姐你说,仪妃前边三胎都是儿子,这一胎会不会又是儿子?
李清平小幅度地摇了摇头表示不好说,然后又提醒她:皇上好像在看你。
大庭广众下也不好继续挤眉弄眼,恪妃默默捧起面前的碗喝汤。
很快太医来了,所有人盯着太医诊脉,让太医紧张得冷汗都冒出来了。好在仪妃脉象明显,太医确认无误之后向主桌道喜:“仪妃娘娘这是有喜了!已经一个多月,胎相平稳!”
永平帝大喜:“好!”
这是当今登基之后头一个孩子,于情于理都应该高兴的。李皇后率先笑道:“臣妾恭喜皇上。”
太皇太后也慈爱道:“皇上的子嗣虽说也不算少了,但是皇家开枝散叶怎么都不嫌多的。仪妃年纪摆在这里,平日更要小心啊。”
仪妃面色带着惊喜的笑容:“是,老祖宗,臣妾知晓了。”
皇太后也说:“还不快让御膳房把仪妃的膳食换一份上来。还有今晚的宫宴也不能疏忽了。”
这顿家宴后半段大部分人是吃得食不知味。
等散了回宫的路上,恪妃和李清平嘀嘀咕咕的:“又让她得脸了。如今恭郡王妃肚子里有皇长孙,她转眼又怀上了,这可是皇上登基后第一个孩子呢……她不会比我先封上贵妃吧?!”
李清平失笑:“……你都想那么远了?”
永平帝登基已经初封六宫,嫔位以上短时间内不会再晋封。虽说如今恪妃与仪妃都是贵妃位的有力人选,但也是起码一年后的事了。
恪妃撇嘴道:“那她要是比我先晋封,不就被她后来者居上了?”
最重要的是后宫里以位分高低来称道。因着恪妃的册封圣旨在前仪妃在后,加上在潜邸时恪妃就是位尊的那个,仪妃这才排在恪妃之后。要是仪妃先封了贵妃,恪妃想到在人前还得假惺惺对着仪妃喊姐姐……恪妃有被那个场面创到。
“还有啊,今日本来除了中秋的事情,最瞩目的就应该是咱们小九的周岁礼了。现在被仪妃肚子里不知是男是女的那个那么一搅和,咱们小九这个已经周岁正儿八经的皇子反而被抛在脑后了。”
恪妃想到刚刚仪妃洋洋得意的笑脸就生闷气:“好姐姐,你怎么做到面不改色的?”
李清平叹气道:“仪妃如今出了风头对和昶来说反而是好事。今儿那么多长辈在场把他都吓到了,也好让他在宫里好好待着不出去见人。”
对于李清平来说谁出风头都好,如今三个孩子肯定是被她放在首位的。
宫宴正式开始前,要前来参加宫宴的宗亲臣子陆陆续续进宫来。外命妇们先行去拜见慈宁宫两位老祖宗和李皇后,然后就可以去拜见其他妃嫔。
本来只有妃位以上才能受外命妇拜见,但李清平是册封时永平帝亲自宣布与妃位无异的嫔首,所以不少有心的外命妇也来永和宫拜见。
又客客气气送走了一波命妇后,李清平是身心俱疲倒在贵妃榻里。
云枣在旁伺候捏肩捏腿,云素小声说:“听闻今儿杨家也来人进宫了。拜见了两位老祖宗和皇后娘娘后先是去给仁寿皇太后的灵位上了柱香,然后就去景阳宫给杨妃娘娘请安了。”
李清平惊诧问道:“皇上和娘娘允了?”
说起来杨妃除了世宗大行时出来跪灵多久没见外人了?五公主平安多大岁数杨妃也就被关了多久。
“说是杨妃娘娘这些年来一直安分守己,所以除了还是不许随意出门,其他的都允了。皇上还有意将杨妃娘娘的份例从嫔位拨回妃位的待遇了。”
份例都是内务府在管,云素是李清平身边最得脸的大宫女,平时去内务府领东西里边的宫人都乐意给她卖个好。
李清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到底是旧时的情分,如今五公主也健康长大,再有几年就该成婚下嫁。看在五公主的份上,皇上终究不会一点脸面都不给。”
看来杨妃还是有望再到人前来的。就是不知被关了那么多年杨妃的脑子有没有半点长进。
外边大太监福安机灵打探到消息说慈宁宫那边终于是说完话了,明靖公主就要携着两个孩子来永和宫给定嫔娘娘请安。六公主和五皇子也该在回永和宫的路上了。
不久前除了两个最小话都说不了几个字的皇子,其余皇子公主都被叫去慈宁宫陪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说话。
闻言,李清平松了一口气,吩咐道:“既然孩子们要回来了,再有人来请安拜见就知会一声本宫如今不方便吧。还有吩咐小厨房把他们爱吃的点心都送过来。”
服侍的宫人齐声应了。
不多时钰瑾他们终于到永和宫了,还多带了一条小尾巴——五公主平安。
平安一看就是被钰曦带着来的。因着平安和钰曦年龄相差不大,平安又自小被李皇后抱养,小姐妹两个关系一直不错。
钰曦借口梳妆要李清平帮忙掌眼把她拉进内室,和李清平说悄悄话:“路过御花园的时候遇到杨家的人了,那杨家老太太瞧着五姐姐热情得很,又提到了景阳宫,我见着不对就把五姐姐哄过来了。”
李清平听了赞赏道:“你做得对。”
平安如今是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杨妃的。
杨妃当年要把亲生女儿摔死,这事儿当年老人都知道这桩丑闻。当时还是宣亲王的永平帝事后就怒斥过杨妃不配为人母,李皇后抱养平安过后大家就默契地不提此事了。
按着永平帝的性子他不让平安知道自己生母是谁也很正常。以平安孱弱的身子磕磕绊绊养到那么大,永平帝如珠似宝地疼着,一点委屈都不舍得叫平安受,自然不会叫女儿知道她的亲娘是曾经做出了想要摔死她那么疯狂举动的杨妃。何况养了那么多年李皇后对这个孩子也是有了真感情,当亲女儿来养的,玉牒上平安就是李皇后的女儿,也不会叫旁人多说半句让平安知道这事。
所以平安知道景阳宫有位被禁足厌弃的杨妃,却不知道那才是自己的生母。
杨家在世宗时有一位贵妃,在文宗时候又有一位被追封为仁寿皇太后的献贵妃,肯定不会甘心眼下新帝后宫没他们杨家女的话语权。如今杨妃有解禁的苗头,杨家没法在后宫再塞进来一个杨家女儿,就只能倚靠失宠已久的杨妃。但是杨妃或许还是靠不住,杨家又把主意打到平安身上。
看来回头得和李皇后说上一嘴才行,免得有大胆的奴才收了杨家的好处在平安耳边说些什么。
李清平思忖着,等钰曦换好衣裳母女俩才一起走出内室。
外边钰瑾的一对儿女在同和曔坐在柔软的毛毯上玩玩具,平安则是撑着下巴兴致勃勃地在听钰瑾说话。
“姐姐们这是在说什么呢那么高兴?”钰曦蹭过去撒娇:“让璨璨也听一下呀。”
钰瑾自然不用说了,王府郡主到如今大公主从容和矜贵的气度浑然天成;平安骨架小脸也小,又因为常年用药胃口小整个人清瘦,看着比钰曦还像小妹妹。但是平安性子却不娇弱,眉眼间明朗大气。钰曦自小就被永平帝宠着,论娇气程度前边那么多姐姐加起来怕是都没她一个人厉害。
这三姐妹凑在一起,李清平瞧着心都软了几分。
那边平安心神向往地说:“在说大姐夫带大姐姐去京郊跑马的事情呢!”
平安身子骨生来就弱,加上一岁大的时候李皇后发现她总是无缘无故喘气,叫太医看过是天生的心疾不宜过劳运动,所以平安是没有学过骑马的。平时最多只能看着兄弟姐妹在马背上肆意奔跑。
平安知道自己身子的状况,虽然羡慕但也不会非要去骑马,不然出了意外还不是要让父皇母后担心?
“但是我还没有去京郊那里瞧过呢。大姐姐说京郊有座山种满了红枫,深秋的时候漫山都是红叶可漂亮了。”平安笑道:“要是我能出宫去瞧瞧就好了。”
“哈哈哈朕的平安想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