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暴躁孕夫

陶仲文在哪儿呢?

陶仲文在清馥殿做法事为嘉靖祈福。

清馥殿始建于嘉靖十年,是嘉靖专门上香搞迷信活动的地方,他经常在这儿举行道教仪式,还要求臣子们跟他一块儿祭祀三清天尊。

为了拍嘉靖的马屁,严嵩专门写了一首诗,叫《赐游清馥殿诗》,原文如下:

帝苑云霞丽,仙宫洞壑幽。春生翡翠殿,花满凤凰楼。瑶草迎宸跸,琼波待御舟。共传今圣孝,当日奉慈游。

大意就是我们的皇帝嘉靖非常牛叉,他是人间的帝王,天上的仙神,他的宫殿辉煌壮丽,仙气飘飘,而且他还有非常美好的品德,他是个大孝子,对老娘特别孝顺,亲自陪着老娘玩耍,他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全天下的人都在传唱赞颂他。

这手舔钩子的功力无人能出其右,要不然人家怎么能一路升官升成国家二把手呢。

顾定芳出了仁寿宫,沿着羊房夹道一路到了清馥殿。

陶仲文率领一干道士在殿内烧香念经,又唱又跳。

单论唱跳水平,这些道士都可以组成男团直接出道了。

顾定芳没敢打扰。

人家在给皇帝办祈福法会,贸贸然进去打断,万一皇帝没了玄学加持一命呜呼怎么办?

顾定芳不信什么玄学,可架不住嘉靖信啊。

顾定芳憋着气,在外头耐心等待。

陶仲文呜哩哇啦唱着《三官经》,《北斗经》,蹦蹦跳跳忙活老半天,法事才算告一段落。

弟子郭弘经立刻报告:“师父,顾太医在外头等着你哪。”

陶仲文纳闷:“他来找我做什么?”

虽说两人都在为皇帝的健康奋斗,但一个是搞医学的,一个是搞玄学的,医学和玄学不太沾边啊。

纳闷归纳闷,陶仲文还是赶紧去见人了。

孰料刚一见面,顾定芳就冷着个脸,阴阳怪气道:“听说陶真人近来的日子过得不大顺心?”

陶仲文一愣:“这话从何说起?”

顾定芳道:“你若不是过得不顺心,缘何要自灭妻儿老小啊?”

是的,陶仲文虽然是个道士,但他也娶了妻,生了子。

陶仲文今年六十七岁,精神状态良好,身体素质倍儿棒(这也是嘉靖觉得他有道行的重要原因),他有一个老妻王氏,生了两子一女,连孙子都有了。

妻子王氏因他被封为一品夫人,长子陶世同因他当上了太常丞,女婿吴浚因他当上了太常博士,就连他兄弟的孙子陶良辅也沾了光,当了个太常博士。

靠着陶仲文,阖家升官发财,可想而知陶仲文在家里地位有多高,全家都敬着捧着。

除了要伺候难搞的嘉靖,陶仲文平日过得很顺心,跟家人的关系也很和睦。

听到顾定芳这么说,陶仲文暗自心惊,明明被对方阴阳了,他竟也不气恼,反而和和气气地请教:“顾太医有什么话还请直言,倘若我有什么做得不当,得罪了你的地方,先与你赔个不是。”

不得不说,能在嘉靖身边安安稳稳待这么多年,而不像其他同行一样触怒嘉靖被嘎掉,陶仲文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当然,要是顾定芳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陶仲文肯定会在心里的记仇小本本上狠狠记下一笔。

见陶仲文态度良好,顾定芳满肚子怒火发不出,只得没好气道:“陛下身体尚未恢复,你怎敢在这时进献丹药?若有半点不测……哼,我顾定芳固然九族不保,你陶仲文难道就能保住一家老小?”

陶仲文大惊:“我何曾进献什么丹药?”

像他这样谨小慎微的人,怎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

自嘉靖遇刺,陶仲文除了给皇帝当心灵导师,就是给皇帝斋醮祈福,不说有没有用吧,反正心意是到位了。

陶仲文深知:喜欢搞风搞雨的道士一般都死得比较早,唯有安静低调方得长久。

在这么敏感且关键的时刻,他是真的没有进献过丹药。

皇帝受伤了,就该让太医好好医治,他的职责是陪皇帝聊聊道教文化,搞搞私人爱好,顺便再炼点儿助兴春药,吃饱了撑的去抢太医的饭碗?

可顾定芳不信:“若是陛下不曾服丹,体内的热邪是从哪儿来的?你可别忘了,陛下身上的伤还没好呢!内有热邪,外有伤势,一个不好发作起来是会要命的,届时你我有几颗脑袋够砍?!”

陶仲文好比那六月飞雪的窦娥,简直要冤枉死了。

可他也知道,顾定芳一日三次给皇帝把脉,皇帝的身体怎样这人最清楚,若不是当真出了问题,绝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陶仲文低头细思:“这些日子,我的确不曾献过半颗丹药。不过,宫人谋逆之前,陛下叫我炼了一炉红铅丹,兴许是那会儿留存下来的丹药,陛下自己找出来吃了两丸?”

两个老头儿面面相觑,彼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同一句话:不是,皇帝脑子有病吧?都伤成这样了还胡乱折腾,真怕自己死不了是吧?

两人心里直骂娘。

无论如何,皇帝疑似私自服食丹药的事儿总得解决,要不然万一皇帝蹬了腿儿,他们这些人统统没有好下场。

可究竟要如何才能劝诫皇帝别乱吃药呢。

直接去说?

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儿。

恐怕只能采用迂回婉转的方式。

陶仲文人虽老,脑子却还转得快,立刻说:“索性我炼些养生丹献上。”

这养生丹自然是纯中药丸子,没有添加某些乱七八糟的成分,安全无害,属于一种吃不坏身子但也没有多大作用的保健品,暂时哄着嘉靖别私底下乱服丹药而已。

陶仲文把炼出来的养生丹给顾定芳过了目,经太医院同意之后才去找黄锦献丹。

这么做是为了规避责任,免得日后出了事儿找到他头上。

他是这么对黄锦说的:“陛下元气受损,从前进上的丹药效力太猛,暂时不宜服用,因此贫道特地炼了一些温和的养生丹,请黄公公代为进上。”

在陶仲文心里,嘉靖就是那乱吃保健品的傻叉,与其让他自己乱吃保健品吃出毛病来,还不如弄点成分安全的保健品哄着他的嘴。

嘉靖自然不知道自己宠信的道士对他的腹诽,收到黄锦转交的养生丹时,他还赞了一句:“陶真人有心了,难为他整日为朕斋醮祈福,还能抽空炼这养生丹,可见真正的忠臣,无时无刻不想着替君父分忧。你去告诉他,他的忠君之心,朕已经知道了,再顺便赏他点儿什么吧。”

吃了陶仲文那没什么作用的养生丹,加上顾定芳一天一副清热下火的中药,嘉靖倒是不再体热口渴了。

可他的脾气却日益见长。

黄锦日日贴身伺候,被嘉靖的喜怒不定折磨得人都老了十岁。

比方说这会儿嘉靖在仁寿宫书房写诏书。

前几日严嵩不是来找了他,让他安抚一下朝臣,嘉靖现在就在干这事儿。

写这种诏书,你得交代一下事情的起因——宫人起坏心。

经过——她们刺杀了皇帝。

结果——天地祖宗保佑,皇后也给力,朕平安活了下来。

然后再自我反省一下——发生这种事朕肯定有哪里做得不好。

最后呼吁大家——朕很好,朕没事儿,你们老老实实干活儿,别生事。

刚提笔,一股邪火就噌噌噌往上直冒。

一帮卑贱的宫女竟敢刺杀皇帝,真是反了天了!

朕有错吗?

朕是皇帝,皇帝怎么会有错!

千错万错,错在那些贱人胆敢行欺天之举!

纵然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解嘉靖心头之恨。

他重重扔下笔,浓黑的墨水迸射四溅,点污了御案。

换作以往,嘉靖这种阴湿老登并不会如此明显地将自己的喜怒表现出来,他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大多都是故意叫人看见的。

但这一次,他的情绪失控了。

准确地来说,这阵子他的情绪都很不稳定,即便是黄锦这种伴随他几十年的老人,亦时常摸不准他的脉。

皇帝总是莫名其妙发怒,莫名其妙亢奋,莫名其妙低落,就跟那怀孕的妇人似的,脸色一会儿阴,一会儿晴。

这些日子仁寿宫挨打受骂的小太监不计其数,就连黄锦自己都被喷了两回。

黄锦悄不作声收拾了御案,换了一支新笔。

不多时,只听“嘭”的一声,案上的砚台被摔个粉碎。

殿内窒息得可怕,空气几乎到了凝固的地步。

一干太监紧张得汗流浃背,皇帝发脾气是真的会死人的!

黄锦背上的冷汗湿透了衣衫,心中不由叫苦:万岁爷爷的脾气愈发大了,写个诏书都能发作几回,照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

正在此时,一只通体淡青,双眉雪白的狮子猫走了进来。

这只猫名叫霜眉,是嘉靖的爱猫,赐封“虬龙”,官阶正二品,比绝大多数臣子和宫妃的待遇都高。

霜眉非常温顺通人性,嘉靖行走时它会在前面当向导,嘉靖做事时它会在旁边安静陪伴,嘉靖睡觉时它会躺在一旁守着,即便憋尿憋死了也不肯挪动。

面对自己的爱猫,嘉靖的怒气稍稍消散。

霜眉走到嘉靖面前,忽然好像察觉到了什么,耸了耸鼻子,仔细嗅闻主人身上的味道。

嗅着嗅着,毛茸茸的猫脸上似乎显露出几分困惑。

不确定,再闻闻。

狮子猫又仔细嗅了一下。

这下终于能确定了。

霜眉轻轻一跃,跳上嘉靖所坐的云纹龟足圈背交椅,小心翼翼地避开他的伤处,将鸡毛掸子一样的大尾巴搭在了他的腹部。

人肚子里有小崽子了,猫猫对此表示关心。

嘉靖遇刺后的诏书原文:

朕闻天命有常,人事难测。朕以冲龄践祚,承先帝之大业,夙夜兢兢,惟恐弗逮。迩者宫中不逞之徒,敢行悖逆,朕躬几至不测。赖天地祖宗垂佑,中宫之力,得以保全。朕心震悼,深惟咎徵,必有神人共怒之由。朕当痛自省察,修德励行,以答天心。凡我臣民,咸宜体朕至意,各安厥职,毋或懈怠。其被胁诖误者,咸赦除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暴躁孕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连载中孟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