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意站在宾馆洗手间的镜子前,第十次调整衬衫领口。这件浅蓝色衬衫是他最体面的一件衣服,但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在宾馆明亮的灯光下无所遁形。门外,沈逸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
"还有二十分钟出发。"
"马上好。"余意应道,往脸上泼了把冷水。
水珠顺着下巴滴落在洗手台上。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更是第一次和沈逸单独出行——虽然只是为了物理学会的年中报告,但昨晚他几乎没怎么睡,把演讲稿反复修改了十几遍。
拉开洗手间门,沈逸已经穿戴整齐站在窗边。他今天穿着深灰色西装,剪裁精良的布料勾勒出挺拔的身形,阳光透过纱帘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听到动静,他转过身,目光在余意身上短暂停留。
"走吧。"沈逸拎起公文包。
余意跟在他身后,不自觉地盯着沈逸的后颈——那里有一小撮头发没有梳整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是这个完美形象中唯一不驯服的部分。
会议中心距离宾馆只有两个街区,但余意却觉得这段路无比漫长。沈逸的皮鞋踩在人行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他的旧球鞋几乎无声无息,就像他们之间的差距一样明显。
"紧张?"沈逸突然问。
余意的手心已经沁出汗来:"有点。"
"没必要。"沈逸目视前方,"就当下面全是南瓜。"
余意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南瓜?"
沈逸的嘴角几不可见地上扬:"我爷爷的比喻。"
这是沈逸第一次提起家人。余意正想追问,会议中心的大门已经近在眼前。玻璃旋转门映出两人的倒影——一个从容自信,一个局促不安,像是误入上流社会的冒牌货。
签到处人头攒动。余意紧跟在沈逸身后,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名牌时差点没拿稳。
"沈逸!这边!"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招手。
沈逸微微颔首:"李教授。"他侧身示意余意,"这是余意,我提过的搭档。"
"啊,就是你发现的那个好苗子?"李教授热情地握住余意的手,"听说你的实验直觉很准?"
余意耳根发热,不知如何回应。沈逸自然地接过话题:"余意对超导体临界温度有独到见解,今天报告里有他的贡献。"
李教授露出赞赏的表情:"年轻人有想法就好!对了沈逸,你斯坦福的申请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在等推荐信。"沈逸说。
"以你的条件肯定没问题。"李教授拍拍沈逸的肩,转向余意,"你呢?有考虑海外深造吗?"
余意的喉咙发紧。他连省都没出过,更别说海外了。"我...还没想那么远..."
"余意在等物理竞赛结果。"沈逸突然插话,"李教授,您刚才提到的数据我有些疑问..."
话题被巧妙地转移了。余意感激地看了沈逸一眼,后者却已经专注于学术讨论,侧脸在灯光下棱角分明。
报告厅比想象中还要宏伟。水晶吊灯从高高的穹顶垂下,红色座椅呈扇形展开,最前方是巨大的投影屏幕。余意跟着沈逸来到前排指定位置,发现周围都是些教授和知名学者,不禁如坐针毡。
"放松。"沈逸低声说,"你的部分在实验设计环节。"
余意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边缘。他的部分只有十分钟,但却是整个项目最关键的实验验证环节。如果搞砸了,不仅自己丢脸,还会连累沈逸。
"下面有请明德中学沈逸团队做报告。"
沈逸从容地走上台,西装笔挺的身影在聚光灯下格外醒目。余意屏住呼吸,看着屏幕上出现他们的研究标题——《新型超导材料临界温度的非线性响应》。
"...这一现象的理论推导由我完成,但实验验证要归功于我的搭档余意。"沈逸的声音沉稳有力,"他设计的温度梯度法解决了传统测量中的边界效应问题。下面请余意详细介绍。"
听到自己的名字,余意双腿发软地站起来。走向讲台的几步路仿佛无限漫长,他能感觉到数百双眼睛正盯着自己磨损的袖口和廉价的皮鞋。
接过沈逸递来的激光笔时,他们的手指短暂相触。沈逸的手很凉,但触感坚实。"当他们是南瓜。"他在余意耳边极轻地说,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
余意深吸一口气,转向话筒。第一句话卡在喉咙里,他下意识看向沈逸——对方已经坐在第一排,正微微颔首,目光中是罕见的鼓励。
"...我们采用了一种改良的..."余意的声音起初有些发抖,但随着内容进入熟悉的实验领域,他渐渐找回了在实验室与沈逸讨论时的状态,"...这个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偏差不超过2%。"
最后一页PPT结束,余意长舒一口气。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沈逸的掌声夹杂其中,节奏缓慢而有力,像是一种无言的肯定。
提问环节开始得很顺利,直到一位白发教授站起来:"我对你们的实验设计有个疑问。在如此高的磁场强度下,如何保证测量探头不受干扰?"
沈逸拿起话筒:"我们采用了双层屏蔽..."
"但根据麦克斯韦方程,这种配置下仍会有涡流效应。"教授打断道,"你们的数据可能被系统性扭曲了。"
余意看到沈逸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这是他被难住时的小动作。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余意的心脏狂跳起来。他鼓起勇气举起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实际操作中发现..."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他。余意站起来,声音比想象中稳定:"...发现只要将探头倾斜15度,就能利用超导体本身的迈斯纳效应抵消大部分干扰。这不在任何教科书上,是我们试出来的。"
会场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那位教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聪明的办法!实践出真知啊。"
余意坐下时,腿软得几乎站不住。他偷偷看向沈逸,对方正用一种全新的目光注视着他——惊讶中混合着欣赏,还有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那一瞬间,余意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轻轻炸开,温暖得让人发颤。
会议结束后是茶歇时间。余意站在角落小口啜饮橙汁,看着沈逸被各路学者围住交谈。他像个发光体,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而余意则完美地融入了背景墙。
"你的想法很新颖。"一个女声在身旁响起。余意转头,看到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我是南华中学的赵雨晴,也做超导材料研究。"
"谢谢。"余意有些意外有人会主动和他搭话,"只是运气好..."
"别谦虚了。"赵雨晴笑了,"沈逸可是出了名的挑剔,能被他认可的人不多。"她压低声音,"去年他拒绝了好几个名校生的合作请求,听说是因为觉得他们'缺乏原创思维'。"
余意不知该如何回应。在他印象中,沈逸确实对平庸零容忍,但他们的合作开端明明是一场意外...
"余意。"沈逸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陈教授想见你。"
赵雨晴识趣地告辞。沈逸领着余意穿过人群,低声说:"表现不错。"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余意胸口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说些什么,但陈教授已经迎面走来,热情地握住余意的手:"小余啊,今天可给我们长脸了!"
回宾馆的路上,余意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夜幕降临,街灯次第亮起,为沈逸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
"饿了吗?"沈逸突然问。
余意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有点。"
"宾馆对面有家面馆。"
面馆很小,但干净温馨。余意点了最便宜的阳春面,而沈逸要了牛肉面加双份香菜。这个细节让余意感到新奇——原来天之骄子也会在面里加香菜。
"你为什么学物理?"等待上菜时,沈逸突然问。
余意愣了一下:"因为...它很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公式那么简洁,却能解释整个世界。"
沈逸静静地看着他,目光专注得让余意心跳加速:"我也是。"
简单的三个字,却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某扇门。余意鼓起勇气反问:"那你为什么...选我当搭档?"
面来了,热气腾腾地隔在两人之间。沈逸掰开一次性筷子,动作优雅得像在操作精密仪器:"因为你看到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这个回答比余意预想的要真诚得多。他们安静地吃面,偶尔交谈几句,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相处都要轻松。
回到宾馆已经接近午夜。余意洗完澡出来,发现沈逸不在房间里。桌上放着药瓶和一杯水——抗组胺药,治疗咖啡因过敏的。余意皱起眉,拿起手机拨通沈逸的号码。
铃声从门外隐约传来。余意拉开房门,看到沈逸正坐在走廊尽头的窗台上,手里捧着笔记本电脑,脚边放着几个空咖啡罐。
"你疯了?"余意冲过去夺过咖啡罐,"明知道会过敏还喝?"
沈逸的脸色已经有些发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截止时间...今晚..."
余意不由分说合上电脑:"现在回去吃药休息。"
出乎意料的是,沈逸没有反驳。他顺从地跟着余意回到房间,吞下药片,然后瘫坐在床上,闭眼喘息。余意倒了杯温水递给他,又从行李中翻出母亲给的薄荷茶包。
"喝点这个。"余意泡好茶放在床头柜上,"虽然你说没用..."
沈逸睁开眼,目光落在茶杯上:"谢谢。"
余意在另一张床上坐下,两人之间只隔着一盏昏黄的台灯。沈逸的西装外套已经脱下,白衬衫的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露出清晰的锁骨线条。这样的沈逸看起来年轻而脆弱,与平日里那个无懈可击的天才判若两人。
"为什么这么拼?"余意轻声问。
沈逸沉默了一会儿:"期望。"他转动着茶杯,"我祖父是哈佛教授,父亲是清华博导...沈家的人不能平庸。"
余意第一次听沈逸谈起家庭压力。他想起自己废品站工作的母亲,虽然贫穷却从未给他任何压力。"但你已经...很优秀了。"
"优秀不够。"沈逸的声音很轻,"必须完美。"
这句话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沉重。余意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看着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沈逸脸上画下一道银线。
"你呢?"沈逸突然问,"为什么这么努力?"
余意蜷起双腿,下巴搁在膝盖上:"因为...没有退路。"他轻声讲述自己如何在废品站的旧书堆里发现第一本物理书,如何靠着奖学金一路走到今天。
沈逸静静地听着,目光专注。当余意讲完时,他轻声说:"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坚强。"
夜渐深,他们聊起喜欢的物理学家,争论弦理论的可行性,甚至分享了对学校食堂的吐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宾馆房间里,在月光与台灯的交界处,他们不再是奖学金生与天之骄子,只是两个热爱物理的少年。
第二天返程的火车上,余意靠着窗看风景飞速后退。沈逸坐在他旁边,专注地阅读会议论文集。车厢轻微的摇晃中,余意突然感到肩头一沉——沈逸睡着了,头靠在他肩上。
余意僵在原地,连呼吸都放轻了。沈逸的发丝蹭着他的脖颈,传来淡淡的雪松香气。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余意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让沈逸靠得更舒服些,希望这趟列车永远不要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