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 10 章

【up主看评论区有很多人对帝辛推翻奴隶制,反抗神权很有好感,确实很难让人不赞同。】

【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是神权统治,尤其是西方国家,他们每个皇帝的任职都必须要经过教皇的加冕,并受教皇的压迫、宗教的束缚。

但在华夏,宗教从来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几千年来都是封建君主**制度。】

【因为在西方没有出现纣王这样的反神先锋,所以神权在西方就根植于他们心中,最后成长为了庞然大物。】

【更加可怕的是,神权的鼎盛时期甚至可以肆意的践踏皇权,君王若没有神权的加冕就无法得到子民的承认,连皇帝都要给神权上税。】

这些话语在历朝历代众人听来冷汗直流,不敢置信。

神权居然敢凌驾于皇权之上,真是胆大包天!

历朝历代众位皇帝:“看来还真得感谢商纣王打击神权了!”

【……从前众人皆叫他纣王,少有人知他是曾经征战四方的商王帝辛,被历史冤枉了几千年,如今才被还以清白。】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从平民中而非从贵族中选拔官员的君主,

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不分出身贵贱 。

在他的领导下,一批有才能的平民被重用,为腐朽的政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

【弹幕:哪怕是逃难的奴隶,只要有才就能被任用,而当时的制度,奴隶主是世袭制,直接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才导致他们的背刺。】

【弹幕:但是改革又不彻底,广大的奴隶没有得到好处,只有少部分有才干的奴隶得到了好处,没有群众基础,后来大部分奴隶直接倒戈。(无奈)】

【弹幕:当时帝辛的主要军队不在身边,而他任用东夷的奴隶打仗,一开打,这些人直接背刺开城门了。】

【……】

【他是第一个着手废除贵族世袭制并成功了的君主,

他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

【……却不想因他提高了奴隶战俘的地位,得罪商朝贵族阶层,被他的庶兄微子启,比干,箕子等人背叛出卖。】

【弹幕:说纣王残害忠良的,是觉得比干这些人是忠臣吗?明明是姬昌有反意所以才被纣王囚禁,然而比干却放了姬昌,就算是忠良那也是周的忠良吧!(怒)】

【弹幕:微子启等人投周作商奸,却被文学作品塑造成忠良,我直接一个呵呵过去。(鄙视)】

【弹幕:微子启还跟周武王说帝辛的大军在东夷,朝歌空虚,可以用兵,于是就有了牧野之战,反贼。】

【弹幕: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打完东夷的帝辛看到这,狠狠闭了闭眼睛,拳头捏紧又松开,半响,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决定班师回朝,清理门户。

【他还是第一个彻底战胜神权的君主。

他蔑视陈规陋俗,不信鬼神,不喜欢祭祀,却给了周武王造反的名头,说他懒怠神明,那年头不迷信不敬神也是错的。(可惜)】

【弹幕:当时的祭品多是活生生的人。】

【弹幕:那时祭祀的祭品可不是牛羊等动物,而是奴隶,帝辛不忍,所以懈怠祭祀。(泪眼汪汪)】

【弹幕:帝辛废除了用人祭祀,但周朝恢复了用人祭祀,啧。】

【弹幕:那个时期重占卜,重神权,帝辛之前的几任君主也都表现出了反神权的倾向。】

【弹幕:这也是纣王对于后世精神方面最大的影响,我命由我不由天!】

【弹幕:……】

“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历朝历代的儒士们只感觉整个世界观都在崩塌,

天幕中的每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敲在他们的心间,将他们坚信的历史敲得粉碎。

他们不愿意相信天幕所说纣王是明君雄主,可他们竟无法反驳。

【帝辛牧野之战的惨败,是王权与族权、神权的斗争,也是王室贵族的离心离德,还有诸侯的背叛。】

【他分封的诸侯因为利益问题背叛了他,

他为之改革奋斗的奴隶阶级背叛了他,

他的贵族背叛了他,

甚至他的殷商王族也都背叛了他……】

【弹幕:姬发举的名头在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毕竟当时贵族多,还迷信。】

【他与世皆敌,只能带着所有的不甘和骄傲于鹿台**而亡。】

【……无论如何,他是最后一位人皇!】

【弹幕:帝辛对外开疆拓土,军事才能也是很优秀的,只不过刚刚打完东夷,兵力还在那边,而当时平叛的军队奴隶过多,管理不便,再加上有内贼,逼的他最后只能**于朝歌。】

【弹幕:纣无得武之备,故杀。】

【弹幕:……】

明明还未经历过那些,但帝辛觉得他已经有过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奋斗,疲惫得连灵魂都发出了不甘和愤怒的悲鸣怒吼。

【……尽管周公能言善辩,在鼓舞士气、制造舆论、显示伐纣灭商正义性以满足政治需要的情况下,面对殷商遗民的反抗和责问,也找不出灭殷的理由,找不到商纣王的残暴,

只能把灭商的责任完全归给了上天,对殷商遗民说他们是时运不佳,上天把丧亡的大祸降给殷商,

而他的周是在帮助上天行使命令,奉着上天圣明而威严的意旨,用王者的诛罚,命令商纣王终止帝业。

只能显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弹幕: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这些殷商遗民宁愿颠沛流离也不愿成为周人,他们感念纣王之恩,以交易财货为生,因此有了商人。】

【弹幕: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弹幕:一起唱起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王上,你眼睛怎么了?"在帝辛身边的士兵的发现大王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红了一圈。

“风大,沙子进眼睛了。"帝辛拿袖子擦了擦眼睛,但好像越擦越红了。

何其有幸,我殷商竟有这些人。

【弹幕:可见帝辛确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般残暴,毕竟连当时人、当事人都找不到他的残暴事迹。】

【弹幕:说纣王严刑峻法,但他处置了犯罪的贵族,让平民百姓知道,无论高低贵贱,只要犯错都会受到处罚,不因身份而免受刑罚。】

【弹幕:什么炮烙、醢、脯、折胫、剖心、肉林酒池等等都是后代修史的加上去的。】

【弹幕:还有荒淫无度,纣王好像只有一两个儿子好吧,文王一百多个儿子还叫不近女色呢!】

听到此处,帝辛浑身散发出了一股迫人的气势,呐呐念道:“世之毁誉,莫能得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

众人不由得冷汗直冒,不由得窒息。

【弹幕:周公对殷商遗民的说辞里可没有纣王半点残暴事实,也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殷商遗民,他为什么要灭商,纣王犯了多少错、犯了什么罪,反而是从此再无人皇,只有天子。】

【弹幕:商亡也跟当时的气候有关,确实是天罚。除了明朝,商朝也可以说是因为处于小冰河时期,粮食不足、天灾频繁而亡的。】

【弹幕:被传颂了三千年的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什么,我大明是因为那什么小冰河时期而亡的?!”

“大明后期会粮食不足、天灾频繁?!”

明朝各位君臣一脸震惊,根本没想到吃瓜能吃到自己身上,就这样措不及防地知道了明亡的信息。

【……在现存的典籍记载中,首先旗帜鲜明地反对对帝辛进行肆无忌惮的抹黑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

子贡愤愤不平地谴责道: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

意思是纣王作为亡国之君处于不利的位置,以致不是自己的恶行被强行添加到自己身上。】

【之后,有顾颉刚的《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罗泌的《桀纣事多失实论》、郭沫若的《替殷纣王翻案》等文献,给我们展示了以客观角度研究的商纣王形象,以及帝辛是如何一点点被抹黑成暴君的悲催经历……】

【弹幕:惨还是帝辛惨。】

【弹幕:帝辛和始皇应该很有共同话题吧,一直被抹黑,从未被超越。】

【弹幕: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哈哈。】

帝辛看到后世还有不少人为自己平反洗冤,已经没有觉得有什么悲愤的了,甚至提到遗憾,他也只是想着最后竟还是亡了国。

不过,

帝辛/嬴政表示:这样的话题还不如不要。

【帝辛意识到了奴隶制社会的弊端,在国内大肆改革,触犯了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了众叛亲离,殷商江山毁于一旦。

而秦始皇一统天下,废分封设郡县,却也因他修长城和焚书坑儒而背下了千年骂名。

二者同样都不被理解……】

历朝历代众人:确实,秦始皇和帝辛看起来的确是一对难兄难弟。

【……跳出历史,从宏观的角度来评价两人,可能会获得一些不同的领悟。

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对应的不同的生产力现状,即使帝辛和秦始皇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也逃脱不了时代局限性的束缚,能够实现的自我价值是有限的。不能实现所有的理想和抱负,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孤独……】

……

“传令,朕要建人皇庙以祭祀商纣王,朕要将纣王之功刻碑文传承万世!”一些朝代的明主对此作出反应。

朝中儒臣张了张嘴,半晌才干巴巴应了一句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给历朝历代观视频
连载中年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