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背景

“陛下,那当如何?”霍绎在听出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后又是无措。

“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判萧渊流放,然后就要看你了,到那时自会告诉你。”林重错想过这个问题,想过很多次,这次很难马上翻案,只能减轻刑责,留出时间来想应对措施。

霍绎还怀着疑问,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反倒是一旁的虬枝,提出了一直以来没有点破的一桩事:“您的祖父那代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靖国是推翻前朝后重新建立起的王朝,而推翻前朝的就是林昭衡、阮瑀还有萧明,当时前朝皇帝被我祖父诛杀之后,三位将领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三名武官推翻政权,那么该谁坐上这皇位呢?若是按照从军经验已经军中威信,皇位当由萧明来坐,三方都同意了;但登基前夜,萧明突然倒地,太医说是年纪太大再加上受了些伤没有及时处理,估计救不回来了,萧屿当时还很小,接受不了这烂摊子,于是林昭衡被推举为新帝。

于是宫中谣言四起,说是林昭衡贪图权力,为坐上皇位杀了萧明;为此林昭衡清理了一波宫里人,杀鸡儆猴,真正坐实这件事的关键是一个人,清楚知道整个过程,从没声张过,也没有被林昭衡发现,这个人就是闻公公。

闻公公当时还是个少年,紧紧跟在自己义父后进的萧明所住院子,当时周围侍卫被遣了很多,只剩下几个人守着;在卧房前他被拦了下来,少年人耐不住好奇心,于是他就借口上茅房,跑到没有守卫的另一侧,站在窗前轻轻把窗户纸戳了一个小洞,将里面的情景一览无余,他清晰地看见他的义父在给萧明的伤药里加了东西。

他不敢多看,赶忙离开回到原位,见义父出来后就一直恭恭敬敬跟在身后;翌日,萧明死了的消息就传了出来,闻公公清楚地知道了这场有预谋的暗算,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人微言轻,为了活命最好烂在肚子里。

后来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林方峦,林方峦不想着补偿,反倒是忌惮起了萧家。阮家当年就已经察觉不对,后来凭着蛛丝马迹以及林方峦突然大变的行径,猜到了林萧之间的恩怨。

作为当年开国三将中的一位,阮瑀原本可以继续做一国将领,但他以年事已高,不愿颠沛便拒绝了;而萧逸答应了林昭衡,萧家军便受封成了威武军,萧逸也成了威武侯。

如今镇守边关的将领都是凭实力重新提拔上来的,一大部分都是出自萧家的威武军,其他的都出自阮家军和林家军,而阮家军和林家军各保留了一小部分,抽走了一大部分充入禁军、护城军、守备军、守边军等。

许是林昭衡重情义,看阮家无兵权,他为保证阮家的地位,他封阮瑀为永安侯,并将阮梵许给了林睿泽,后来林睿泽因病去世,其弟林方峦被封太子,不得不接过了这个约定,但因已有太子妃便纳阮梵为侧妃,他登基阮梵后成了淑妃,之后也因要保全阮家地位便封林重错为太子。不止兵权,当年林昭衡为示友好还赐阮和萧各自一块免死金牌。

后来阮瑀为争夺权力,意图挑起林萧之间的矛盾,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当他发现阮梵与沈茹心产子时间接近时,他挑唆阮梵交换尚在襁褓中的林重错与萧渊,之后再放消息给皇上点破情况,皇上就会以为萧家已经知晓了当年事实,怀恨在心于是意图扰乱皇室,夺回权势;萧家功名赫赫,若是不将事情原委讲清楚便处置了,很容易寒各将领的心,尤其是威武军出身的将领,彼时便是拉拢武将的最好时机,最后再一击毙命,设计害死林方峦的同时靠武官稳定局势,阮瑀便可得到最高权力。

之后因为某些原因,被林方峦发现了,便下令灭九族,阮瑀不得已动用免死金牌,加上其他阮家人未被涉及,才保下了阮家其它人的性命,为皇室颜面对外宣称阮梵不忍宫中生活自缢而亡,阮瑀年事已高在知晓阮梵死讯后倒地不起,最终离世。

其实阮瑀犯事后林方峦完全可以将阮家的一切夺走,但皇后多年无子,他膝下之子不可堪大任,他寄希望于襁褓中的林重错,往后若是传位于他,而他的背后却无母族支持,便会异常艰难;再加上他当时找不到理由抄家,便留下了阮家,甚至为了襁褓中的林重错再纳阮笙离为淑妃,后来淑妃诞下林亦慎,其在皇子中排第七,亲身儿子在侧阮笙离也未敢有半分偏心,林方峦曾清楚地告诉她,阮家仍能在当代屹立,单纯是为了林重错的日后;若是她能老老实实抚养林重错长大,日后便是太后之位,阮家可得无上财富与权力,若是起了邪念或者有半分不尽心,阮家将会在一夜之间由云端跌至泥沼。

事实证明林方峦某些方面是对的,林重错确实在众多皇子中是最有出息的。但是林方峦没有想到的是,他曾将阮家作为林重错的保障留下,却没想到阮家才是直刺林重错心脏的一根刺。

如今萧家的免死金牌至今仍在,虽然这个金牌保不了萧屿,他是直接涉入通敌叛国罪名的人,保下萧渊、柳禾菁以及边关将领,将死罪改判为流放已然足矣;只是萧屿该怎么办?

得找件事引开众人的注意力。

林重错想完所有事后感到十分无力。

他自问多年筹算,尽管有失误,却从来没有像如今这般被打得措手不及无力反击。明明按照自己的设想,现在早该了结了所有的事,自己应该已经写好了退位诏书和遗书,要么去一个偏僻的地方等着毒发身亡;要么拿着那把揽月替林氏还清了债。

偏偏在林重错将一切准备好时出了这档子事,偏偏萧家成了针对对象。当□□宫之事,就算萧渊不说林重错也知道是假的,萧渊这个人的性格如此,从来不会与他下棋,他说下棋太雅不适合他,还讲刘太傅教他的:“棋不弈。”

人家那是“非棋不弈”,而那棋也是打比方,讲的是一种态度;林重错让刘太傅教他君王之道,君王玩弄权术,但不可玩弄任何人的性命,可以比计策比智谋,但不可草菅人命。而萧渊却言起了真棋,还记漏了字,真不知是听了还是没听。

所以当林重错听到萧渊主动找他下棋时就已经发现了不对;若是萧渊有心逼宫,且想折磨他,那么他不该主动提出下棋,而是一剑斩了先皇留下的棋盘,对林重错说:“凡你所善所喜,我皆会一一摧毁。”萧渊知道什么对林重错来说重要,也知道怎样才最能诛林重错的心,可他却偏偏选择了一个荒谬的理由,说过来无非就是认为“你变了”。

他林重错千变万化,心却还是偏在萧渊这边,现在说“变”,难道是在愤怒于我变得更宠你了?

林重错失笑;萧渊说一个牵动他心绪的人,只是想起就已经觉得十分可爱。

玩笑归玩笑,太后逼宫背后的人是谁?接下来又会有何行动?萧屿该如何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非棋不弈
连载中栖上寒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