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乡各家的菜地都在河边,一则靠水源近浇菜方便,二则河道夏日易发大水,不适合作耕地。
从乡里走过去,差不多要二十分钟,当然,这是到别人家菜地的脚程,采薇家的菜地,还要多走十几分钟,因为在河道山坳里。
分家时就得了两亩水田三亩旱地,这片菜地是开春后新开垦的,能荒芜这么多年,足见这片有多不适合务农。
别人家菜畦又长又直,一行行莴笋茄子黄瓜······看着就很喜人,再看自家,靠近河道那边随处可见水洼,穿着布鞋根本就没法落脚,靠近路这边,菜畦歪歪扭扭长短不一不说,菜苗也蔫哒哒。
采薇叹气,就这,还是家里人自山脚拉了好几车土填出来的,否则就这片沼泽一根菜都种不出来。
河道聚了好些孩子,又叫又喊,好不热闹。
见弟弟垫脚朝那边看,采薇摇头,“去玩吧,不能下河,待会儿回家的时候喊你。”
“嗯!”宋漓重重点头,风一样往河道吵闹处跑去。
宋浩宋泽也在河道,兄弟俩吃过早饭就跑出门,现在衣服脏兮兮头脸沾了沙子,看着很是邋遢,可两人浑然不觉,挽着裤脚站在河道浅滩处挖沙坑。
河里有鱼,而且有些鱼个头不小,可小孩子没有鱼线鱼钩,篓鱼技术也不到家,只能在浅滩挖坑引水,盼着有那“倒霉蛋”误入沙坑让自己白白得条鱼。
宋漓也喜欢这项游戏,可惜二姐不让他下水,便打算在旁边看。
宋浩宋泽见他来,没给好脸色不说,还拉拢其他人孤立这个堂弟,“我们抓了鱼烤着吃,大家都有份,让他抓到,保准要拎回家去的。”两人明显是对前两日大伯家炖山鸡竟然不分给他们吃记恨于心。
有人附和,有人出主意将宋漓赶走,宋浩得意洋洋瞥一眼这个堂弟,小手一挥:“不管他,咱们挖咱们的。”
撺掇打架的人其实也心虚,这会儿可以仗着人多揍宋漓,可宋漓二姐那就是个不要脸的告状精,知晓后一定会追到他家,然后他就得吃爹娘一顿竹笋炒肉,见没人注意到是他提议,悄悄埋头挖沙子。
宋漓也不跟他们争辩,只远远看他们玩。
宋辉甩着一截手臂长的竹棍在旁边裹乱,见他眼巴巴,被嫌弃了也不走,想到奶奶和姨婆说的话突然怪笑,指着宋漓大声道:“我姨婆专门卖小孩,你二姐要被卖喽。”
这小屁孩见同伴们纷纷停手瞪大眼睛看自己,越发得意,张狂道:“我回去就跟我姨婆说把你二姐卖去山里当童养媳。”
山里有山民,娶不起媳妇便会早早给儿子买个童养媳,自小养大养熟,不怕人跑了。
宋漓也瞪圆了眼睛,倏然脸色胀红,大吼道:“你才要被卖了当童养媳,我爹娘早凑够夏税了。”说完蹲下抓起一把沙子朝一群人扔去,而后转身撒腿就跑。
留下身后一长串的叫骂声。
采薇见弟弟衣服没脏鞋子也没湿,只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笑道:“咋不多玩儿会儿,还没叫你呢。”
宋漓顾不上喘气,扑进她怀里,小手紧紧揪住衣服,话音都带了哭腔,“二姐,赵三奶奶家来的那个亲戚是专门卖小孩的,宋辉说要把你卖到山里当童养媳。”
“啊?”采薇习惯性挠下巴,瞥见手上泥土又讪讪放下,“宋辉那小子的嘴里能有个实话?别听他瞎说。”
不过那位妇人是牙人,难怪穿戴看着很讲究呢!
采薇没想到,下午就见到了人,还是在自家。
才进院门,赵氏便扬声笑:“嫂子,在家没?”话音才落,上房便传来杜氏的声音,“在呢,弟妹和嫂子来了,进屋来。”
采薇正坐在屋檐下摆弄她攒的小玩意儿,好看的鸟毛,颜色漂亮的石头、松塔······早在听到赵氏声音时便扭头,看到赵氏身后跟着的人,微微挑眉。
再看她奶杜氏出屋接人,亲亲热热,脑海里突然闪出个不大可能的念头。
采薇觉着不大可能,可上午院子对峙那一幕······难不成宋成华、杜氏把主意打到二叔家两位堂姐身上了?
赵氏见她不起身问人,没半点礼数,吊着三角眼呵斥:“见人来家也不知道问话,传出去叫人以为咱们宋氏闺女都像你一样没教养呢。”
杜氏笑脸不变,亲亲热热问候马氏,好似没见着旁人在自家呵斥自家孩子没教养。
采薇都不指望这三人能说好话,收回视线继续摆弄自己的东西。
赵氏心里怄得呀,结结实实的一拳打在棉花上,任谁能没火气,她扭头没好气:“不是我说,嫂子你就不该心软,这人呀,不腻好,你就是把心肝剖出来人也当看不见。”
杜氏依旧笑盈盈,一手拉一个往上房去,“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快别让嫂子看了笑话,进屋进屋。”
马氏跟着一道往上房去时,扭头看了几眼倒座屋檐下的女娃。
三人才进上房屋门,采薇就瞧见二叔家厢房的窗扇开了条缝儿,她心里纳闷,老宋家就这么缺钱了?
先是想卖了她,可爹娘没同意,再者已分家,户籍也分了······采薇突然僵直身子,好半响才抬头,望着上房黑洞洞的大门,眼色沉沉。
或许,年初能成功分家,并非她所想的那般简单。
老宋家有多少家底,采薇并不清楚,可田产是明面上的,十亩水田,二十六亩旱地,菜地堪堪两亩,她家分到两亩水田、三亩旱地,旱地是不是有些过于少?
时下虽讲究高堂在不分家,可也并非不看实际一定要好几十口人挤在一处拧拧巴巴过日子,而且分家都会请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里正等人来作见证,一则讨个家业旺子嗣旺的好兆头,二则免得外人胡乱猜测分家原因影响名声,因此基本都能做到公平。
像老宋家这么偏心眼,且还做到明面上,甚至族里长辈、里正都没意见的很少见,采薇觉得不对劲儿,就算不想掺和别人的家事,可为了宋氏一族的名声,里正也不该没意见的,他大孙子可是要走仕途的。
采薇收拾好东西拎着篮子回屋,可这心却是没法静下来,一个人在屋里踱步思忖。
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原因,让宋成华、杜氏主动放弃了继续拿大房当牛做马。
大房可是主要劳动力,宋成华、杜氏不可能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还分家,那这个原因可就耐人寻味了······
马氏进门,微不可见地环视屋里家具摆设,见一水的黄花梨柜几圈椅,供桌上点心果盘摆放整齐,香炉烛台擦得发亮,心里便有了底。
“慧慧,你伯娘和三婶来了,快泡壶茶来。”杜氏让两人坐,朝东间后屋扬声叫女儿。
“哎,娘,早泡好了,这会儿喝正好。”宋慧应声,端着茶水从东间出来。
一个照面,马氏便笑着忙不迭地打趣:“哎哟哎哟,知晓妹子家孙子机灵孙女乖巧,倒是不知还藏了朵牡丹花儿,这闺女长得,比那大户人家的千金不差啥。”
女儿被夸赞,当娘的哪有不高兴,杜氏笑眯了眼,却又摆着手谦虚:“寻常丫头一个,哪有嫂子说的那好。”
宋慧红着脸蛋,笑盈盈双手递茶,叫了声“伯娘好”!
“哎好好,眉眼可真精致。”马氏接过茶盏笑赞。
宋慧的脸色越发红,给赵氏递茶时才察觉失态。
赵氏心里早不乐意了,觉着这娘俩卸磨杀驴势利眼的很,她进屋到这会儿的功夫都插不上话,净看杜氏和她堂嫂互相拍马屁了。
现在见宋慧这小辈都不把她放眼里,赵氏心里越发瞧不上人,接过茶抿了一口便将茶盏放在矮几上,一声没吭。
杜氏也察觉巴结马氏有些过,指着女儿笑道:“这丫头是个闲不住的,晌午饭后蒸了点枣糕,弟妹和嫂子尝尝,顺带教教她灶头上的门道。”
宋慧勾着头出门往灶房去。
“看嫂子说的,你的灶头功夫族里谁不夸,我看慧慧像你。”赵氏干笑着应承了一句。
马氏却不想说这些,言有所指道:“女娃,手巧是一回事儿,还得性子机灵,慧慧两样都不差,弟妹放宽心,好日子还在后头。”
谁不想听奉承话,尤其杜氏还在小女儿身上下了一番功夫,养的完全不似乡里野丫头,这会儿听两人夸,即便面上谦虚,心里也认可。
“刚才那是老几家的,看着性子倒不和气。”马氏故作不知,将话题往采薇身上引。
“老大家的,是我没教好,倒是让嫂子受了冷落。”杜氏冷了脸,却还不忘跟人赔情,好似事实就是她没教好小辈让客人受冷落而愧疚
马氏朝门外一瞥,摇头遗憾:“咱们自己人,哪就这见外了,弟妹也知晓我这次来乡里是给府里寻人,刚才打眼一瞧,那丫头眉眼长得不错年纪也合适······”说着摇头,无奈道:“现在看只能从别家找找了。”
杜氏心里发苦又着急,赔笑道:“嫂子不知,老二那边也有两丫头,一个十三一个将将十一,都长的整齐的很······”
“年纪大了。”马氏微微摇头理衣袖,靛蓝缎面褙子虽半旧不新,可在乡里一水儿的粗布棉布衣裳中,既亮眼又显富贵。
杜氏心里惊讶又羡艳,眼神从褙子上移开,耸拉着眼皮抱怨:“嫂子你是不知,那就是我家的孽债,任事儿不干就惦记着吃,成日不是打架就是拌嘴,老大分家就是她闹的。”
“才七岁,人还没水缸高心野得很,别家七岁丫头打猪草赶鸭子喂鹅哪样活计不干,那死丫头就不,偏吃饭的时候还总嚷着没吃饱,都不知上辈子造了啥孽这辈子修来那胎神。”
好一通抱怨,杜氏又开始打听,“这七岁的丫头,能伺候人吗,会不会小了点。”
知晓她这是想打探消息,马氏也没藏着掖着,不过这时宋慧端了枣糕进来,她便撇开话题夸人手巧。
宋慧谦虚了几句,红着脸躲回东间后屋,赵氏这大嗓门开始宣扬,“弟妹,这回可是好差事,你家要能攀上,以后有大福气呢。”说着不等马氏亲自开口,自己就叭叭起来。
东间后屋的宋慧听得心驰神往又羞臊懊恼,她倒是很想去,可人只要七八岁的毛丫头。
······
门口光线一暗,采薇扭头,见是赵氏家的亲戚,将床板上的东西一股脑扫进篮子,抿着嘴起身。
马氏也不嫌她没好脸色,笑道:“一个人在家,你爹娘呢?”
“下地去了,奶奶来我家,有事儿?”
前几日在巷子里还喊她婶娘,这会儿已改口叫奶奶,马氏就知道自己没看错,这丫头,有一股伶俐劲儿,笑盈盈从袖袋掏出帕子。
素白绢帕薄得透光,里面却包着几块乳糖,马氏捏了一块递过去,“嘴这甜,这就知晓我的辈分了,上次还喊我婶娘呢。”
采薇没接,摇了摇头。
马氏也没强塞,乳糖又放了回去,包好帕子坐在床沿与采薇贴着,近距离细细打量,同时斟酌说辞。
脸色黄巴巴个头也矮,可眉眼间有股不同寻常的精气神儿,放在不是呆木怯懦就是心思明晃晃还不自知、惹人讨厌的乡野丫头堆里,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出挑的凤凰。
这小姑娘,心思活泛的很,脾性也大,要是惹恼,可不好。
马氏心念一转,顾府是她的大主顾不说,大伯哥刘仲就是顾府当差,这事儿要是成了,自家得实惠,丈夫也算帮了大伯哥的忙,脸上也能添光。
采薇被看得心里发毛,借着往床边坐的机会拉开距离,摆弄篮子里的小玩意儿。
拿羽毛、石头、松塔这些破烂当宝贝,马氏环视屋里,一眼就看到锅灶,与上房相比,这倒座屋里处处都透着穷酸气,登时心里成算多了几分,温声道:“听你奶说你有大志向,恰巧奶奶这里有门好差事,一个月三两工钱,主家管吃管住裁四季衣裳,去了也不用干活,就陪着小少爷读书,你,想不想去?”
她声音柔柔,只是询问征求不带半点强势胁迫的意味,可采薇的汗毛却竖了起来,一股寒意自脊背游蹿而上直至脑门。
即便分了家,老宋家还是容不下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