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022

张居正和高拱以为小皇帝要闹脾气了。

小皇帝朱翊钧也确实感到十分委屈。

不是因为他在意延长寿命这件事,而是他不高兴宣宝儿不信任他。

一个才十岁的小孩子,对生命的衰老还没那么强烈的感受。

他背过身,偷偷抹了抹眼泪。

宣宝儿眼尖瞧见了。

以为她求免死金牌这事刺激了小皇帝。

小孩子偷偷摸摸哭怪可怜的。

连忙安慰:“陛下,奴婢在宫里最信赖的人便是陛下了,我不要什么免死金牌了,陛下赐给我一些金银珠宝就好了。”

小皇帝朱翊钧反而不干了:“朕说话算话,只要你提出的要求,朕都答应。就是一枚免死金牌而已,难道你怕朕给不起?!”

“怎么会?”

【那你还委屈哭?】

“从今日起,升你为五品女官。你还有什么想要的吗?”小皇帝朱翊钧红着眼睛问。

五品女官,连升两级。

宣宝儿被他看得有些心虚,有一种欺负小孩子的感觉。

不过她还没失去理智,既然小皇帝问了,她大胆说:“奴婢可以不升女官,若是……若是可以能让奴婢出宫一天吗?”

小皇帝朱翊钧刚要说当然可以。

张居正打断:“陛下,宫女无故出宫不符合宫规。”

宣宝儿哀怨地看向张居正。

【刚刚还将好东西给了他,这么快就恩将仇报了?】

张居正神色如常。

“若是宝儿姑娘想见亲人,可以送信让他们来宫门口等,见上一面也无妨。”

宣宝儿并不想见原身亲人。

上次她得了赏赐,送出了宫,已经算她替原身感激原身大伯家养育之恩了。

原身大伯一家占了原身父母家产,将原身养大本就没吃一点亏。

至于说对原身有多好,想想能将原身卖进宫,就知道不可能对原身有多少感情了。

当然,原身对大伯一家也无怨恨。

那些失了父母或即便有亲身父母而过得凄惨的人,原身长于市井之中,见过听过不知有多少。

既然这样,宣宝儿不想做多余的事。

“张阁老误会了。”宣宝儿解释,“我只是想出宫看看。快过年了,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也是。宫里太冷清了。”小皇帝朱翊钧深有同感。

先帝驾崩,小皇帝朱翊钧还在孝期,即便快过年,宫里并未大张旗鼓准备。

而且,在张居正和高拱的建议下,为了节流,保障军饷按时发放,未来三年宫中都不会有任何盛大宴席举行。

张居正被宣宝儿和小皇帝两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

他想硬下心来坚决反对,可实在开不了口,可一想到宣宝儿重要性,还是拒绝:“宝儿姑娘一个姑娘家独自外出,臣以为十分不妥。”

【哪里不妥当了?天子脚下还有人敢强抢民女吗?!要真敢,只能怪你们太没用了!】

张居正:……

高拱:……

孙海见僵直不下,出声说:“陛下,可否让奴婢插句话?”

众人看向他。

“你说。”

孙海丝毫不怵,“尚仪司的木槿姑姑与宝儿姑娘关系好,她性情稳妥,进宫二十年从未出错,陛下这次不妨开恩,让她陪宝儿姑娘出宫一天。”

小皇帝明显向着宣宝儿,他不如让她们都如意。

孙海知道宣宝儿身边有锦衣卫的人暗中保护,只是明面上,别人不知道。

宣宝儿聪慧,但性格单纯,总将人往好处想,这也是张居正和高拱担心的,怕她被人骗。

“陛下,孙公公这提议好。”宣宝儿连忙表态。

她只是想出宫看看古人如何过年,有木槿陪着再好不过了。

小皇帝朱翊钧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和高拱相视无奈一笑,他们也不想做这个坏人。

小皇帝朱翊钧笑了起来,“那这事孙海去办。”

“奴婢领命。”孙海说,“请万岁爷、两位阁老放心。”

“宝儿姐姐,你在宫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小皇帝朱翊钧嘱咐。

宣宝儿大喜,“谢陛下!奴婢肯定会注意安全的,到时候还要回宫伺候陛下读书呢。”

见宣宝儿如此高兴,小皇帝朱翊钧也高兴起来了,像是他自己也能跟着一起出宫似的。

.

“娘娘,不是奴婢胆敢多管闲事,而是这后宫中明明是娘娘掌权,高阁老还故意怂恿万岁爷不敬娘娘,奴婢实在看不下去啊!”冯保痛心疾首,替李太后鸣不平。

李太后神色淡淡:“你是说皇上恩准木槿和宣宝儿出宫之事?”

冯保讶然:“娘娘知道了?”

“你如何知道是高阁老怂恿皇上的?”李太后不答反问,“难道你的人当时在场?”

“奴婢万万不敢!这只是奴婢猜测的。”冯保连忙跪下。

他当然想小皇帝身边有自己的人,可孙海将乾清宫管得似铁桶一般。

“你不敢?”李太后起身,居高临下看向冯保,“三位公主身边的嬷嬷不都是你的人!”

这还是从宣宝儿心声中得知,三位公主被嬷嬷教养得胆小怯懦。她一直以为三位公主秉性如此,后来暗暗留意,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这三位嬷嬷都是公主出生后,冯保推荐到公主身边的,当时她宫中事务繁忙,信任冯保,便交给冯保去办。

三位公主性情软弱,但胜在乖巧听话,她虽不喜,但并不放在心上。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冯保这奴才干的好事!

公主身边的嬷嬷可是个极好的差事。

那三人贿赂冯保,谋了这样的好差事,却不知感恩,反而欲壑难填。

常常威胁公主,说她们是李太后的人,要是公主不听她们的话,她们便会向李太后告状。

而李太后从前表现得就是信任冯保比信任小皇帝或公主更多,公主们见过小皇帝因冯保告状吃了很多亏,哪里还敢不听嬷嬷的话。

于是,嬷嬷们常常偷吃她们的东西,偷拿她们的金银首饰,然后对外说是公主感恩她们照顾,赏赐给她们的。

公主敢怒不敢言,过得十分憋屈,性子也就越来越懦弱。

因李唐公主祸乱朝纲,后朝以史为鉴,严格管教公主,但也没哪位母亲真的想将公主养成懦弱无能之人。

李太后因宣宝儿心声,将公主教养放在心上,一查便查出掌事嬷嬷欺压公主之事,顿时深感自责,于是对三位嬷嬷大发雷霆,将她们全部赶出皇宫。

她念着冯保这么些年替自己办了许多事,没迁怒冯保,没想到今日冯保又来挑拨,李太后不由得开始怀疑起自己用人眼光了。

冯保被李太后用怀疑的目光注视,心下一惊,连忙叩头:“娘娘息怒,都是奴婢无能,让三位公主受苦了!那李嬷嬷、程嬷嬷、孙嬷嬷原是宫女出身,后被放出宫,成家之后在京城生活,他们从武清伯府处打听,知道娘娘在替三位公主找掌事嬷嬷,于是便求到奴婢这里,奴婢见她们为人老实,又知根知底,故而才敢举荐到娘娘这里来啊!还请娘娘明察!”

小皇帝朱翊钧封嫡母和生母皇太后之后,明白了勋贵拖累国家的道理,原不想封赏李家和陈家。

李太后觉得颜面无光,好几日不愿见小皇帝,陈太后也郁郁寡欢,三位阁老便劝小皇帝徐徐图之,没必要一下子寒了李太后和陈太后的心。

小皇帝听劝,便封李伟为武清伯,但也特意嘱咐锦衣卫,不可随意许诺要职给勋贵们。

李伟谋不到实权,虽不甘心,但李太后传话,让李家安分守己,他也不敢妄动。

李太后知道自己娘家,大事没胆子干,小动作却不断。

可如此靠近权力中心,谁又能真正甘心什么都不做呢?

李太后头疼,暗暗叹气。

冯保见她神色缓和,心里明白这事便过去了。

他做事一直很谨慎,那三人虽最早求到自己这里,但他没答应,让她们先去打点好李家。

现在她们出事了,还想在京城好好待下去,哪里还敢供出冯保。

冯保继续道:“那三人虽对公主多有不敬,但总算还畏惧娘娘凤仪,不敢真的教坏公主。公主们还年幼,娘娘只要多加补偿,三位公主想必能感受到娘娘的苦心和真心。”

冯保拿捏住李太后最在意的事。

李太后略一思索,觉得冯保这话颇有道理。

公主性子胆小懦弱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养出有损皇家颜面、出格的公主。

只要自己好好补偿三位公主,相信她们很快就愿意亲近自己这个母亲了。

冯保最擅长察言观色,知道李太后现在气已经全消,松了口气。

“你起来说话。”

李太后果然消气,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冯保。

“奴婢不敢。”冯保一脸愧疚,“奴婢害三位公主受苦,奴婢无言面对娘娘。”

李太后:“知道就好。这次长好记性,下次再犯,哀家决不轻饶!”

“是。”

“起身吧!”

冯保这才起身,垂头站着。

李太后紧紧盯着他,严肃警告:“皇上那边的事,你不要再盯着。”

冯保心一凉。

看来自己真的失宠了。

自己苦心钻营这么多年,从嘉靖熬到现在,经历多少次风风雨雨,又有多少次命悬一线,更为了隆庆帝和李太后受了多少委屈和刁难,如今一切就要这么轻轻带过吗?

凭什么!

[求你了]感谢宝子们收藏评论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022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被读心后成了大明团宠
连载中天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