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011

高拱和张居正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

小皇帝朱翊钧、戚继光、谭纶都松了口气。

宣宝儿见他们默默对坐,苦着一张脸。

【天啊!我到底要怎么合理提出补发拖欠军饷的要求而不被打死啊?】

后宫不能干政,宫女虽然是女官但也不能干政啊!

高拱和张居正对视。

众人神色微变,宣宝儿完全没注意到。

【再说,刚刚高老头还强调过国库空虚,哪还有钱补发军饷?】

宣宝儿觉得系统就是在坑自己!

她好想摆烂!

【要不放弃任务算了!】

高拱、张居正嘴角抽抽。

这人怎么回事?这么容易放弃?做事一点恒心也没有!

【延长寿命丹药又不是给我自己用的,任务没完成就没完成,秃了大不了被赶出宫。】

延长寿命丹药?

众人再也控住不住脸上激动神情。

没有人对延长寿命不动心的!

众人从宣宝儿三言两语心声中很快推断出,她完成补发拖欠军饷的任务,可以获得延长寿命的丹药。

他们年纪都不小了,更何况刚刚张居正和高拱还被气晕倒了。

对宣宝儿任务十分上心。

“宝儿姐姐,”小皇帝朱翊钧稳住心神,开口,“你不是说你特别崇拜戚将军吗?他现在在这,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宣宝儿满脸疑惑,她什么时候对小皇帝说过,她完全不记得了。

不过,她很有可能前几天无意中说过,管他那么多。

正愁没有机会说话,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

【对戚继光说什么?怎么说?】

刚刚还为难不知如何提到军饷,不如现在胆子大一点?

【要是他们觉得我越界了,顶多只能呵斥我几句,毕竟是小皇帝主动让我发言的,可不能动不动杀我!】

很快做好决定,宣宝儿装出一副十分感动的样子,自以为唯唯诺诺对戚继光说:“久仰戚将军大名,今日得见真颜,奴婢深感荣幸。”

戚继光眼睛一抽。一下子适应不了她这不伦不类的酸言酸语。

【啊啊啊……我可真行,像在调戏人家。】

宣宝儿硬着头皮继续说:“听闻戚将军治军有方,不知拖欠士兵军饷何时发放?”

“你听谁说我拖欠军饷了?”戚继光反问。

“啊?”宣宝儿愣住。

“朝中从未拖欠我管理的大军军饷,本将军亦从未拖欠军饷!”戚继光看向小皇帝解释道,“陛下,宣宝儿姑娘虽误解微臣,但朝廷拖欠军饷确有其事,只不过规模并不多。”

北方边防一直是上任首辅徐阶,现任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兵部尚书谭纶关注的重中之重,军资军饷调度及时,故而不存在拖欠之事。

但到大明中末期,张居正过世,戚继光南调,拖欠军饷已成常态。

搞错了,宣宝儿十分尴尬。

戚继光看出,温和笑道:“宝儿姑娘虽误会我了,但宝儿姑娘作为大明子民关心边疆大事,爱国之心日月可鉴,我深感敬佩。”

【我还以为这个时期已经欠下许多军饷,原来是误会。】

宣宝儿不好意思赔礼道:“奴婢误会了戚将军,请将军莫要见怪。”

戚继光摆手。

“陛下,借此机会,臣正好向您启奏军饷一事。”

小皇帝朱翊钧:“戚将军,你请说。”

“国库虽不富足,但在陛下圣明决断、阁老们英明判断下,军饷一直未停止发放。只是,屯田以无法自足,□□损耗严重,军饷不足以养活将士。”

小皇帝朱翊钧明白事态不容乐观。

“那戚将军刚才所言拖欠军饷之事又如何解释?”

戚继光沉默,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半靠在躺椅上,准备起身。

小皇帝朱翊钧连忙阻止:“张阁老不必起身,躺着说就好。”

张居正没再勉强:“谢陛下恕臣不敬之礼。”

“据臣所知,有些卫所存在将领私吞军饷,导致士兵无法足额取得军饷之事。”

张居正能亲口说出,说明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只是他素来谨慎,怕事态失控,一直隐而不发。

现在知道宣宝儿要完成所谓的任务,他自然将实情道出,既祝她一臂之力,又除去顽疾,消除大明隐患。

“谁这么大胆?”小皇帝朱翊钧一脸怒容。

【对啊,谁胆子这么大?快把他们头都砍了!】

不论末世前还是末世中,宣宝儿能安稳生活,那些军人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牺牲。

她听张居正这么一说也来气了。

张居正从袖子中掏出一本奏折。

“这是臣准备好的秘折,请陛下过目。”

高拱抬眼看向张居正。

不由得佩服张居正这份心思和谨慎。

他们入宫前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现在张居正却拿出如此重要的秘折,可见他一直随身携带秘折,伺机而动。

小皇帝朱翊钧自然不能完全看懂。

他一边问一边学,努力弄懂。

宣宝儿在一旁听得晕头转向。

各种势力纠缠交错,利益盘综错节,不知要有多好的记忆力才能记住。

她不想记,听了几句就神游天外了。

小皇帝朱翊钧和几位臣子就着军务又开始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不知又过了多久,众人情绪平静下来,似乎商量好了对策,声音明显小了起来。

【都这么严肃认真了,拖欠的军饷应该会补发吧?】

宣宝儿当然担忧自己任务能不能完成。

事情了解得差不多,小皇帝朱翊钧吩咐道:

“拖欠军饷之事,便请张阁老、高阁老、谭大人、戚将军一同商议,选择一位可靠之人去办,务必尽快将此事办妥。”

他又对着宣宝儿问道:“宝儿姐姐,你可放心了?”

宣宝儿放下心来。

她真心感激笑道:“多谢陛下和各位大人。”

不过也没忍住怼了几句:

【就是因为皇帝轻视武将,别人才有可乘之机。什么太监监军也没那么可靠,还要从中分一杯羹,压榨士兵更狠!】

这是大明一直以来的惯例,皇帝不信任武将,便派太监监军,有些太监就像一颗老鼠屎,让他办什么事他做不得,坏事却容易。

小皇帝朱翊钧将这事记在心里。

见气氛还算和谐,戚继光又说:

“陛下,臣奏请加强从山海关到镇边的长城防御线,将原本一千零十七座空心台修筑增至二千座。”

小皇帝朱翊钧对这些军务还没概念,看了看张居正,又看了看高拱。

张居正和高拱陷入沉思,他们在心里盘算戚继光提议的可行性。

【刚刚要出钱补发军饷,现在又修长城,这个时候就需要问一句:钱从哪里?】

众人静默。

戚继光好不容易进京一次,能面圣,他希望为边防争取更多。

宣宝儿所言军饷之事原不在他计划之中,是个意外之喜。

但这次他来见小皇帝和几位阁老,最想做的便是说服他们拨付银子修筑长城。

他时时刻刻关注北方蛮夷,发现他们动作频频,对大明江山虎视眈眈。近日更是因为幼主主政,心怀不轨,蠢蠢欲动。

“原本不是有一笔银子要修缮皇宫吗,不如先拨给戚将军修筑长城?”小皇帝朱翊钧询问张居正和高拱。

小皇帝朱翊钧从善如流,这一切张居正、高拱、戚继光和谭纶看在眼里,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

“陛下圣明。”众人赞道。

【这样才对啊,修什么皇宫,总是要烧没的,完全没必要。】

【还不如安装避雷针,免得又发生火灾。】

众人顿住。

【呵呵,等发生了火灾,小皇帝就惨了,又要被押着反省、罪己了。】

她记得万历时期,小皇帝因为各种天灾不断下诏反省,说是自己无德无能才被上天迁怒,十分憋屈。

【避雷针安装现在完全可以实现。让我想想……】

众人都竖起耳朵。

【选择宫殿最高处,将一根锻造好的长尖铁棍,定入木头中或绑在石块上或直接插入地基中;再将铁链一端固定到铁棍尖上,另一端固定钩到石块上,还要定期维护铁棍。①】

【这样避雷辟火的效果不是百分百,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太神奇了!

此时小皇帝朱翊钧和其他几人皆是惊叹。

虽然他们还未实践,但心里已然十分相信宣宝儿所说的。

戚继光更是在脑海中快速思考,是否可以将这种技术用到军事布阵上去。

系统任务完成标准完全由系统解释,宣宝儿着急也没办法。

能做的她都已经做了,问心无愧。

心情一放松,肚子就饿了,脑海里一直报菜名。

众人识趣告退,高拱忍不住对宣宝儿说:“宝儿姑娘聪慧活泼,不妨多与陛下一同进学,督促陛下学业。”

宣宝儿正在想午膳会吃什么,突然被高拱吹捧,吓了一跳。

“四位爱卿今日辛苦了,留下与朕一同用膳吧。”小皇帝开口,“宝儿姐姐也辛苦了,待会上菜后,宝儿姐姐挑几样喜欢的吃。”

宣宝儿开心,笑嘻嘻道:“多谢陛下赏赐。”

谭纶瞄了一眼张居正,张居正是位严师,以为他会皱眉,没想到他竟捋着胡须笑眯眯。

注1:避雷针知识来自百度百科。

实际操作十分复杂,为了避免字数过多,所以简写。

相关操作请务必请专业人士,不要擅自模仿。[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011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被读心后成了大明团宠
连载中天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