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招揽荀彧

陈宫欲要求见刘琼,但却被追上来的曹操拦住。

许是看出他生气了,曹操忙出言宽慰,又道刘琼这会儿随自己夫人正在后院,不方便见客,陈宫这才止住了脚步。

慢了一步的曹昂赶来时看到此等场景,赶紧上前打圆场,并答应一会儿带陈宫去见刘琼,这才挽回了糟糕的局面。

可陈宫现下心情极度不好,也不太想给曹昂面子,等和他一起去见了刘琼后,便出言挤兑了两句。

曹昂眼看对方正在气头上,也不好硬顶,只能讪讪的站在一旁赔不是。

刘琼见状,便示意曹昂稍安勿躁,随即她好言好句宽慰了陈宫几句,又邀请他到花园赏景,这才总算消弭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们要去后花园,曹昂也想跟去,但刘琼却示意他不要来,以免刺激到陈宫。

她又给了慧儿一个眼神,后者当即上前劝说曹昂与其现在凑上去惹得大家都不痛快,倒不如先退让一步,回头再做解释。

曹昂心想也是,于是乎,大家暂时达成了一致,他留在了厅堂里等,慧儿守在一旁。

而后花园的凉亭里,刘琼和陈宫相对而坐,伺候的侍女也都被支开,如今只他们两个而已。

“女公子,我早就说过,曹孟德此人根本不可信。”

“他竟敢公然宣称荀彧乃‘吾之子房也’。”

“如果荀彧堪比留侯张良,那他曹孟德岂不是成了我大汉的高祖皇帝?”

“简直其心可诛!”眼看四下无人,陈宫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怒气,恨恨道。

“或许是他觉得,荀彧的才华可堪与留侯张良相比吧。”刘琼却避重就轻道。

“你刚才也和荀彧打过照面了,说说看,你觉得他怎么样?”她话头一转,询问起了其他。

“相貌堂堂,谈吐文雅,不负王佐之才的美誉。”

“只是他竟与曹孟德这等小人相谈甚欢,恰似明珠暗投,可惜非常啊。”

陈宫看不上曹操的为人,但又不得不承认荀彧的才名,可刚才见荀彧和曹操互相吹捧,他心里又不痛快,故而有此评价。

“既然觉得可惜,那何不把这颗明珠捞到我们怀里呢?据我所知,他现在还未投效曹操啊。”刘琼如是说。

“女公子的意思是?”陈宫一愣,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

“没错,我要你去招揽他。”刘琼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可他出身颍川荀氏,乃是士族高门,我这样的身份,恐怕很难让他归心啊。”陈宫皱紧了眉头。

“那就用我的身份,他总不会拒绝为国尽忠吧,如果他是个真君子的话。”刘琼说到这儿,从袖中取出了一张帛书递给他。

“……”,陈宫接过去打开看了一眼后,又立刻将其合拢,并赶紧揣到怀里放好。

“女公子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他信誓旦旦道。

“把事情办好自然很要紧,但更要紧的是保密。”刘琼却提醒他要谨慎行事。

特别是现在他们都在曹操眼皮底下呢,要搞小动作,可得小心着。

“女公子说的是。”陈宫对此也深以为然。

“过两日就是上巳节,你若不能在那之前说服荀彧,那我就只好另辟蹊径,从他侄儿那儿入手了。”

说着,她便把刚才宴席间发生的事讲给陈宫听,随后又向他表明,自己还有备选方案可以使用。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如何,一定要拉拢住荀彧,哪怕要她亲自上阵使美人计,那也在所不惜。

“女公子,不过是一个荀彧罢了,何至于此啊。”陈宫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不免惊讶万分。

“当年高祖皇帝可是用了一座城池才换来了张良辅佐,如果这个荀彧果真有张良的本事,那我略微牺牲一下又有何妨?”刘琼却冷静的很。

“可若是通过荀祈来接近荀彧,只怕会委屈了女公子啊。”陈宫还是不太赞同。

“此事我自有分寸,伯父且放宽心就是。”刘琼却胸有成竹。

在她看来,所谓美人计的精髓就在于欲擒故纵,并有针对性的设置情节。

要以色为钩,以情为引,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让对方看得见,却摸不着,但又心甘情愿的被人所驱使。

这就好比之前司徒王允派貂蝉去离间吕布和董卓,在此期间,起主导作用的反而是貂蝉,而吕布和董卓不过是被她所牵引的棋子。

虽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荀彧荀祈两人也和董卓吕布之流截然不同,但刘琼觉得,整体框架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而已。

这当然是因人而异,就像她说的,要有针对性的设置情节。

董卓吕布皆是爱色之人,所以貂蝉以美色相诱惑,两人尽皆上钩。

而荀彧与荀祈却是士族子弟,且看起来很有风骨,那么他们喜爱的可能就不只是外貌,还有内在。

这后一种情况反而比前一种难上手,不过相应的,后一种的危险性也比前一种要小。

刘琼也不是真的要出卖美色,只是以此为由,吸引对方罢了,她真正的目的是要他们投效自己,那么这个度就必须拿捏好了。

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陈宫未曾拉拢住荀彧而准备的后手,如果他成功达成目标,那么事情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这一点,刘琼明白,陈宫自己也明白。

为了不让公主亲自下场,陈宫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得说服荀彧,如果说服不成,必要时刻用点别的手段也不是不行。

就这样,两人心照不宣的达成了一致。

上巳节那天很快来到,刘琼,曹昂,曹节,荀祈一起去郊外踏青游玩,曹操和丁夫人也去了。

上巳节虽然是男女定情的节日,但也没有说夫妻之间不能浪漫浪漫,况且曹操还有意撮合荀祈和自己的女儿曹节呢,又怎么能不在场呢。

至于荀彧,他并未跟去,而是称病留在了家里,当然,这只是托辞,真正的原因则是他收到了陈宫的邀请,后者约他到家中一叙。

正好荀彧心中也有疑惑需要询问陈宫,双方简直一拍即合。

也就在上巳节当日,陈宫在自己家中接待了荀彧,简单的寒暄过后,两人便直奔主题了。

“公台兄,我这人不轻易交友,也不轻易树敌,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更不轻易投效。”

“这既是我们颍川荀氏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个人的处事原则。”

“在来兖州之前,我已经听说了许多有关曹公的事,但现在,我更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觉得曹公如何?”

荀彧先表明了自己不偏不倚的态度,随后便开始发问了。

“曹孟德此人,乃是伪君子,真小人也,可用,却不可信。”陈宫言辞犀利的评价道。

“哦?何以见得呢?”荀彧不置可否,反而问他根据是什么。

陈宫也不忸怩,直接把当初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事讲述了一遍,他是亲身经历者,可信度自然提高不少。

“这只能证明曹公他私德有亏,但他刺杀董卓,聚众讨贼,平定黄巾,皆是为国尽忠,可称大节无损。”

“荀彧以为,单凭此事,并不足以把‘伪君子,真小人’这六个字按在曹公身上。”荀彧摇了摇头,一脸正色的为曹操辩驳道。

“你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能证明你根本就不了解他。”陈宫嗤笑一声。

“你以为他是在为国尽忠,可他的所作所为,哪个不是为了他自己?”

“曹孟德此人本来无名,无财,无兵,更无地。”

“可刺杀董卓,聚众讨贼使他声名鹊起。”

“而纺织工场,制盐工场则为他带来无数钱粮。”

“平定黄巾,治理兖州,又令他有了人口和土地。”

“那么距离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需要多久呢?”

陈宫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叙述一个事实,而荀彧也没能找到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至少现在没有。

“但这些并不能直接说明曹公心术不正啊,毕竟,大多数诸侯都是这么做的。”没办法,荀彧只能从做事动机不明这一项上为其辩解。

“没错,大多数诸侯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袁绍,袁术等人。”

“可怎么不见文若兄你去投奔这些人呢?想来你心里也明白他们是什么货色吧。”

陈宫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但荀彧并没有反驳。

因为在他心里,也是看不起袁家两兄弟的为人的,不然他也不会离开袁绍,试图投奔曹操。

“我还是觉得,曹公比袁氏兄弟更好一些,不然公台兄又怎么会在曹公账下效忠于他呢?”荀彧抿了抿嘴唇,到底还是为曹操说了句好话,还拿陈宫自己做例子。

“谁告诉你,我效忠的人是他了?”陈宫却冷笑一声。

“陈宫此生只愿为护国安民而活,若真要投效于人,则必是大汉正统,先帝的亲骨肉,他曹孟德不过一小人,何德何能值得我投效?”他非常不屑。

“嗯?”然而荀彧却觉得十分疑惑,“先帝的亲骨肉?莫非公台兄是效忠于当今陛下吗?”

“那又为何就任于兖州,而非去长安呢?又或者,兖州有贵人在此不成?”他敏锐的察觉了不对。

“兖州的纺织工场和制盐工场的来历,文若兄真的相信是曹孟德夫人的嫁妆吗?”然而陈宫却不答反问。

“……似乎确有不妥,难道公台兄知道内情?”荀彧迟疑了一下。“是和先帝的骨肉有关对不对?”

“是谁?是谁在兖州?哪位诸侯王?”他正襟危坐,身子微微前倾,十分严肃的追问道。

“谁说一定是诸侯王了?”陈宫没有正面回答。

“文若兄,你我接下来要谈论的,很可能会涉及身家性命,我想我们之间至少应该有个承诺,你觉得呢?”他用右手食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我现在就可以发誓,我……”,荀彧为了得知真相,迫不及待的就要表态。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然而陈宫却根本不听他说完,就立刻从身后端出一个托盘推到他面前。

荀彧低头看了一眼,只见上面笔墨纸砚齐全,对方显然是早有准备。

“……如果我写下承诺,那么,我会得到什么呢?”荀彧拿起了笔,但却看向了陈宫。

“真相,以及我的承诺。”陈宫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用印的那种。”他加重语气强调了一句。

“公台兄做事果真滴水不漏,也罢,左右你我都自诩为大汉忠臣,今日我便舍命陪君子,应下这份承诺。”荀彧思虑再三,还是答应了。

等他写好又用了印,陈宫拿过来看过,确定可以用做把柄后,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从怀中掏出一张帛书递给他。

“……”荀彧半信半疑的接过去,可才看了一眼就感觉瞳孔地震,猛的将其合上。

可又担心看错了,再次展开来看,几次三番之后,他才小心翼翼的将其叠好,并放进怀里贴身保存。

“公台兄,你这人可不厚道啊,如我所料不错,这个特殊的印章,应该没有在什么刘姓诸侯王手里吧。”荀彧心里依旧七上八下,不由得出言试探。

“我怎么不厚道了?按我大汉的规矩,长公主位比诸侯王,难道不是吗?”陈宫却淡定的反问道。

“……”,此话一出,荀彧还真没法反驳。

而且现在他也终于解开了这两日的种种疑惑,曹府的那位女公子,十有**就是万年公主。

如此一来,也就能解释为何曹操说愿意为自己长子聘她为妻了。

万年公主可是先帝的幼女,当今陛下的亲姊,那自然不愁嫁,更别提这会儿传国玉玺还在公主手里,那肯定更受人追捧了。

那些纺织工场和制盐工场的方子,估计也是万年公主从宫里带出来的。

可要是这么一想,那曹操最近的种种行为可就彻底变了味儿了。

荀彧越是细琢磨,脸色就越不好,陈宫看到这一幕,却暗自窃喜,也更有把握将其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抱着玉玺穿三国
连载中花明月暗 /